卷二·震下兑上
隨,元亨利貞,无咎。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説,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剛來而下於柔,得其情,隨。而治之大通者也。剛中正,動而説,利而正,夫何咎哉。夫隨,多失正,正則寡。隨,動説而隨大,亨不失其正,而无咎者,大人也。而天下隨之矣。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雷下於澤之中也。雷隨於澤,澤隨於雷。君子得物之情,而隨正之。則物來隨已正也。何所憂哉。故嚮暮入宴息,安之時也。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隨主於見,可而變也。不隨則不吉。隨而喪本,亦不吉。初無專應得其理也。剛不失正,得其吉也。與二相得,出門交有功也。非應而合之,不失其隨,時之宜,不隨則獨立無功矣。
六二,係小子,失丈人。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不顧其應,與時相得,動説相與,得隨之宜。五體隨而不戀初,遇之而有交。故二无凶,吉之戒也。
六三,係丈人,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
隨不係於常也。三近於四,而遂相附得,隨也。四亦不逆求,所得也專,正而居,志合逺附,得所利也。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得三而附,有獲者,私擅其民,正之凶也。以隨之時,協隨之義,竭誠奉主,立功明道,皆上之有也。夫何咎哉。
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位正中也。
剛德居尊,有應而不係,盡下之宜,大通者也。中正而保位,利而貞也。信向於隨之嘉吉,則下皆隨之矣。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隨者,下而隨也。下而隨之乃治,非大正之義也。治誠而不隨,則以力制可也。六無附而保其上,守於險阻可拘之,乃從維之,以力而後至服,而通命於逺志,治也。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菜根谭
- 弟子规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