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巽下兑上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
大過,強大者能過也。本無正,而末不能治者也。棟既橈矣,法無從矣,何所承乎。唯強行者,不拘於細,不守其弊,過之而後治也。下剛過中,上巽而後悦,行利往而後乃亨。從大然後過也,非才大者不能行。權而合悦也。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木為澤所没,下過其上也。本無政矣,舉而治之亦無患也。故君子當於是,獨立而濟,不懼羣邪,然後能通,過上乃行。雖曰得之不足以榮也。遭其用,遯世無悶,失之不足恥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君子之於大過也,必本於誠敬然後濟之也。雖曰藉用白茅,薄之至而誠之著也。柔處於下,謹敬於初,不私於己,則動而無咎矣。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陽舉於陰,過初之本事,過其位。剛而得中,行權以合説也。老夫重合女妻,枯而復生,其實時過而相與得復生之理。故其無不利也。
九三,棟橈。凶。象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不能拯弱自守其位,棟之橈也。而又應柔本末弱矣。柔何輔焉,凶之道也。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以陽而與,其柔志在拯時也。得其吉矣。情以求應,不撓於下也。不能自與。可惜也已。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
老婦士夫亦可醜也。陽處陽也,自守而已,不能大過者也。雖欲拯之其能得乎,不足以濟衰也。則老婦得其士夫,猶枯而徒華,可醜而已,當尊而徳不能濟,力而不能勝也。無功可譽,亦無咎矣。
上六,過涉滅頂,凶,无咎。象曰:過涉之凶,不可咎也。
過涉襄危之極,罪咎之地也。況以柔終乎。過涉之深,滅其頂,頂滅身之終也,於何而咎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