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易者,象也,神之用也。故泰象於天地交,而萬物生。上下交而人治成。陽内得時而隂外也。健發於内其道順行於外。親内君子,踈外小人,君子之長也。是以損削之道往,而豐大之道來,吉而通者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天地合其時以養物也,聖人興其財以豐人也。結網罟,作耒耜,能輔相天地之宜,成天地之道。因時而通利,而左右其民也。
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拔茅而連出也,君子道長,上下交志,以其类,征吉。離内以之外,志求其成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乾降為泰,而得其中,能通天下之情,知天下之用,而不過其當也。朋黨何由興乎,志在其中,不失其治,應之而行,可謂光大已矣。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乾下通而泰也,物不可終通,則天道復其上,地道歸其下矣。平陂則險矣,有往則復矣。君子見其交會,思其所終,慮患而艱守之,不失其正。則可无咎而全其吉,保食其福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物各歸本也,隂陽之情皆相求也。四所以下者,非顧其陽,自樂其歸,不賴陽之治也。與其衆同志,翩翩,輕舉不富鄰而自備不戒,約而自孚,皆乘中心之願而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隂居貴盛而委質於二,靜而無為,居貴有祉,理得於中。願心而行,非權之逼也。忘巳而與能,聖人之道也。故元吉矣。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塹隍以為城,取下以為上也。其終則復隍矣。下為上使者,通其志也。終不能通,命亂者也。以之用衆,衆不從也。以之告邑,命不行也。猶以為正也,終惜已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