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叔侄
曰诸父,曰亚父,皆叔父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诸父”、“亚父”都是对父辈的称呼;“犹子”、“比儿”都是对侄子辈的爱称。
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
“阿大中郎”,这是谢道韫对自己叔父的雅称;“吾家龙文”,这是杨昱称赞他的侄儿杨愔。
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符坚羡苻朗为侄儿。
“乌衣诸郎君”,这是人们对江东望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们的称呼;“吾家千里驹”,这是前秦皇帝苻坚夸奖他的侄儿苻朗。
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竹林”是用来指代叔侄,“兰玉”是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
保全侄儿,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这是晋代邓攸的义举,人们都可怜他没有后代;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叔父,这是唐人柳公绰做官之后的德行,人们都羡慕他懂得孝道。
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卢迈没有儿子,他认为兄弟的孩子将来同样可以主持他的后事;张范遇上强盗,他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侄儿去死。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