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珍宝
山川之精英,每泄为至宝;乾坤之瑞气,恒结为奇珍。
名山大川所蕴藏的精粹英华,每每泄露出来而成为奇珍异宝。天地之间的祥瑞灵气,总会凝聚成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明珠可以御火灾。
所以玉石可以庇护五谷,使无水旱之灾;珍珠可以御防火灾。
鱼目岂可混珠,碔砆焉能乱玉。
鱼目怎么能和珍珠混在一起,去冒充珍珠呢?碔砆虽然很像玉,但是怎能冒充做真玉呢!
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丽水中出产金沙,朱提郡出产银矿。
曰孔方、曰家兄,俱为钱号;日青蚨,曰鹅眼,亦是钱名。
孔方兄、家兄都是钱的别称。青蚨、鹅眼也是对钱的称呼。
可贵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玙琬琰之玉。
值得珍惜的是“明月”和“夜光”那样的珍珠,值得珍视的是“璠玙”“琬琰”那样的美玉。
宋人以燕石为玉,什袭缇巾之中;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宋人把燕石当成宝玉,用缇巾箱匣重重叠叠地包裹密藏;楚王则将璞玉当做石头看待,两次砍下卞和的脚。
惠王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壁,价重连城。
魏惠王的宝珠,光芒可以照亮前后车二十余乘,和氏璧的价值很高,可以用它来换取十五座的城池。
鲛人泣泪成珠,宋人削玉为楮。
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了珍珠,宋人以玉雕琢成楮叶真假难辨。
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有贤能的人是国家的宝贝,读书人是席上的珍品。
王者聘贤,束帛加壁;真儒抱道,怀瑾握瑜。
古时君王聘请贤士,要以束帛加美玉为聘礼。真正的儒者坚守道义,怀瑾握瑜品德高洁。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杨雍伯机缘很好,在蓝田种玉,又以所收获之玉为聘礼,娶了美貌的妻子;姜太公有奇遇,在渭水钓得璜玉,而后遇见周文王,辅佐文王建立了周朝。
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剖开肚子来藏珍珠,这种人只知爱财而不知爱惜生命,把锦缎裹在头上,既助舞姿更添娇容。孟尝廉洁,能够使已迁住他处的珍珠,又返回合浦生殖。蔺相如忠勇,终于使秦国归还了和氏璧。
孟尝廉洁,克俾合浦还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璧。
玉钗化为燕子飞去,这是汉代宫廷的异事;金钱变作蝴蝶飞舞,这是唐朝国库的传奇。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
钱财多了,连神明都可通达,营谋了利益连鬼都会耻笑。
广钱固可以通神,营利乃为鬼所笑。
拿小的价值较差的东西,引来较大较好的东西,这种方式称为抛砖引玉。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只看外观不知实际的价值,这钟贪贱失贵的行为叫做买椟还珠。
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得无厌,虽辎珠必算。
好歹不分善恶一同遭祸,称之为玉石俱焚。贪得无厌,计较一些微小的金钱,称为锱铢必算。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崔烈用钱财买来官位,人们都厌恶他身上的铜臭味;苏秦佩了相印以后,他的嫂子不敢正眼看他,自称是害怕苏秦位尊而多金。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
熊衮清廉,父亲死了而无钱安葬,天上降下钱币来帮助他办理丧事。翁仲儒家境贫穷,天上落下金子救济他的贫困。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汉代杨震畏惧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不接受别人赠送的金钱;唐太宗为整贪污受贿,故意赐给绢帛。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晋鲁褒称钱为孔方兄,王衍一生厌恶谈钱,他的妻子故意用钱挡住他走路,他说把那堵路的东西拿开。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一旦床头的黄金用完了,即使是大丈夫,也会觉得颜面无光。口袋里没有钱的时候,阮郞也会感到有些羞涩。
但匹夫不可怀壁,人生孰不爱财。
但是平常的百姓,不可以私藏宝玉,这样会引来祸患;人生在世谁不贪爱钱财,但要取之有道。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