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师生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有名的就有七十二人。
称教馆曰设帐,又回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叫“振铎”;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糊口”,又叫“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修。
家塾老师被称作“西宾”,老师的座席被称作“函丈”;在家里设学堂教学叫做“家塾”,学生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桃李在公门”,是用来形容教的学生特别多;“苜蓿长阑干”,是说老师待遇不好饮食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比先生优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还没有进入师门的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杨震的学生有数千人之多,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传,人们都称他是“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拜师求学的殷切,“立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润和感化。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礼记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