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科第
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书生中了秀才,入学读书叫做“游泮”,又叫做“采芹”;士人应考登了进士科,可以脱去布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又叫“得隽”。
宾兴即大比之年,贤书乃试录之号。
三年一次考举人的乡试,称“大比之年”,又称为“宾兴”;“贤书”是乡试取中者的名单。
鹿鸣宴,款文榜之贤;鹰扬宴,待武科之士。
“鹿鸣宴”,是款待文举进士的宴会;“鹰扬宴”,是款待武举进士的宴会。
文章入式,有朱衣以点头;经术既明,取青紫如拾芥。
文章符合要求被选中,有朱衣老人在暗中示意;经书弄明白了,获取官职就像拾取芥子一样容易。
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某家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称作“破天荒”;读书人出类拔萃,称作“出头地”。
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考中状元叫“独占鳌头”;考中解元,称“名魁虎榜”。
琼林赐宴,宋太宗之伊始;临轩问策,宋神宗之开端。
皇帝在琼林苑赐宴新考中的进士,这是从宋太宗才开始有的;皇帝亲临殿前提问应试的新进士,这是从宋神宗才开始的。
同榜之人,皆是同年;取中之官,谓之座主。
同榜取中之人互称为“同年”,进士举人称自己的主考官为“座主”。
应试见遗,谓之龙门点额;进士及第,谓之雁塔题名。
应试没有取中,如同鲤鱼没有跳过龙门,触额而返,故称为“龙门点额”。唐代进士及第后,把姓名写在慈恩寺雁塔上,后人便称登科为“雁塔题名”。
贺登科,曰荣膺鹗荐;入贡院,曰鏖战棘闱。
祝贺别人考中登科,叫“荣膺鹗荐”;考场如战场,所以进贡院应试,谓之“鏖战棘闱”。
金殿唱名曰传胪,乡会放榜曰撤棘。
殿试后金銮殿上传唱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乡试会试到发榜期叫做“撤棘”。
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孙山外,红勒帛,总是无名。
“攀仙桂”、“步青云”都是说进士及第而荣耀发达。“孙山外”、“红勒帛”都是说榜上无名、没有考取的婉转之辞。
英雄入吾彀,唐太宗喜得佳士;桃李属春官,刘禹锡贺得门生。
“英雄入吾彀”,这是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时的喜悦之情;“桃李属春官”,这是刘禹锡道贺礼部侍郎选拔了一批新门生。
薪,采也,槱,积也,美文王作人之诗,故考士谓之薪槱之典;汇,类也,征,进也,是连类同进之象,故进贤谓之汇征之途。
《诗经》以采伐积聚木柴以备燃烧来比喻赞美周文王培育人才,因此后世称以考试选拔人才叫做“薪槱之典”。《易经》泰卦说:“以其汇,征吉。”讲的就是连类同进的卦象,后把举荐人才称“汇征之途”。
赚了英雄,慰人下第;傍人门户,怜士无依。
“赚了英雄”是对落第之人的安慰;“傍人门户”是对读书人无依无靠的怜惜之词。
虽然有志者事竟成,伫看荣华之日;成丹者火候到,何惜烹炼之功。
虽然这样,但有志者事竟成,终会有荣华富贵的时候;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炼成,千万不能吝惜修炼的功夫。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吴船录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