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海经·海内北经
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海内北经所记载的是西北角以东的地方。。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
蛇巫山,上面有人手中拿着杯子向东站着。另一种说法认为蛇巫山叫做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西王母靠倚着小桌案,头戴首饰,手中持杖。她的南面有三青鸟,正在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西王母和三青鸟的所在地是在昆仑山的北面。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有一个人,名叫大行伯,手中拿着戈。大行伯所居之地的东边有一个犬封国。贰负的尸体在大行伯所居之地的东边。
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犬封国也叫犬戎国,那里的人长得像狗。犬封国有一位女子,正手持杯子,跪着进献食物。那里还有一种带斑纹的马,是白色身子红色鬃毛,眼睛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名称是吉量,骑上它就能使人长寿千岁。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
鬼国在贰负之尸的北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却只有一只眼睛。另一种说法认为贰负神在鬼国的东面,他是人的面孔而蛇的身子。
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
蜪犬的外形像狗,全身是青色,它吃人是从人的头开始吃起。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穷奇的外形像老虎,却生有翅膀,吃人是从人的头开始吃。正被吃的人是披散着头发的。穷奇在蜪犬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穷奇吃人是从人的脚开始吃起。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自有两座台,每座台都是四方形,在昆仑山的东北面。
大蜂,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
有一种大蜂,外形像螽斯;有一种朱蛾,外形像蚍蜉。
蟜,其为人虎文,胫有?。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
蟜,长着人的身子却有着老虎一样的斑纹,腿上有强健的小腿肚子。蟜在穷奇的东面。另一种说法认为蟜的形状像人,是昆仑山北面所独有的。
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阘非,长着人的面孔却是兽的身子,全身是青色。
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
天神据比的尸首,是一个折断了脖子、头发披散、只有一只手的人的形状。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蝟状如狗,黄色。
有一个环狗国,这个国家的人长着兽一样的头,人一样的身子。一说形状像刺猬,又像狗,浑身黄色。
袜,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目。
袜,这种怪物长着人的身子,黑色的脑袋,眼睛是竖立着长的。
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戎这个地方的人长着人一样的脑袋,脑袋上有三只角。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林氏国有一种珍奇的野兽,大小与老虎差不多,身上有五种颜色的斑纹,尾巴比身子长,名称是驺吾,骑上它可以日行千里。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昆仑山南面的地方,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氾林。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从极渊深达三百仞,只有水神冰夷一直住在这里。冰夷长着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一种说法认为从极渊叫做忠极渊。
阳污之山,河山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
阳污山,黄河的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凌门山,黄河的另外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
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王子夜的尸体,两只手、两条腿、胸脯、脑袋、牙齿,都斩断而分散在不同地方。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帝舜的妻子登比氏生了宵明、烛光两个女儿,她们住在黄河边上的大泽中,两位神女的灵光能照亮这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另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的妻子叫登北氏。
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盖国在大燕国的南面,倭国的北面。倭国隶属于燕国。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朝鲜在列阳的东面,位于黄海的北边和山的南边。列阳隶属于燕国。
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列姑射位于大海与河流交会处的山地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
姑射国在海中,隶属于列姑射。射姑国的西南部,高山环绕着它。
大蟹在海中。
大蟹生活在海里。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大鯾居海中。
陵鱼长着人的面孔,而且有手有脚,却是鱼的身子,生活在海里。大鯾鱼生活在海里。
明组邑居海中。逢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明组邑生活在海岛上。蓬莱山屹立在海中。大人的集市在海中。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大学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