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典训·农功起本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周书》说:神农氏时,天上降下粟谷,神农于是翻耕土地,将它种下。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白虎通》:“远古时代的人们,大都以鸟兽的肉为食物。到了神农氏,根据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以及地势条件的便利,制作耒耜等农具,教万民从事农业耕作。他通晓农事的神理奥秘,并能从实际出发灵活地施行教化,使百姓都乐意从事农业生产。大家尊称他为‘神农’。”
《典语》:“神农尝草别谷,烝民乃粒食。”
《典语》:“神农曾经亲自品尝过各种各样的野草,从中分辨出可以食用的五谷,此后百姓才能够以五谷为食。”
《世本》:“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世本》:“倕制作耒耜。倕是神农的大臣。”
《周本纪》:“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植麻、麦。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之。民皆法之。尧举以为农师。”
《周本纪》:“弃在儿童时代,就喜欢将模仿种植农作物麻麦等作为游戏。等到长大成人,便非常喜爱农耕种植。他观察土地肥瘠或地形地物看它们适宜种植什么,凡是适合种植谷物的,就马上耕地播种。百姓们都以他为榜样(热爱农业生产),为此帝尧便起用他为‘农师’。”
《汉·食货志》:“后稷始纍田,以二耜为耦。”纍,畎同,垄也。
《汉书·食货志》:“后稷开始创行纍田法,把两耜合并成耦(进行耕田)。”纍,同“畎”,指垄作。
《艺文志》:“农九家,百四十一篇。农家者流,盖出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艺文志》:“农家共有九家,著作一共有一百一十四篇。农家这一学派,源自像后稷那样的农官。书的内容多是讲播种各种谷物的方法,主张劝导百姓致力于农业和蚕桑生产从而取得丰衣足食。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