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播种·苎麻木绵
大哉!造物发生之理,无乎不在。苎麻本南方之物,木绵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西,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即己试之效,令所在种之。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解。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者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是不产于流沙、葱岭之外乎?以今言之,甘蔗、茗芽,是不产于牂牁、邛、箨之表乎?然皆为中国珍用,奚独至于麻、绵,而疑之?
真是了不起啊!自然界万物发生的神理奥秘,无处不在。苎麻本是南方的产物,木棉本来是西域的产物,但近年来,苎麻种植在河南,木棉种植在陕西,而且生长茂盛,跟它在本土种植的生长状态完全没有差别。两地百姓蒙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为此遂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指令各处随地种植。空洞浮浅的议论,大都是用风土不宜种植辩解。这都是因为不知晓中国(今日)的产物,原产自异地的不在少数:用过去的事例讲,如胡桃、西瓜等,难道不是产于流沙、葱岭以外吗?用今天的事例讲,甘蔗、茶叶等,难道不是产于牂牁、邛、箨等很远的地方吗?但它们今天皆被中国视为珍品食用,为什么单单会在引种苎麻和木棉问题上,便发生疑虑呢?
虽然托之风土,种艺之不谨者,有之,抑种艺虽谨,不得其法者亦有之。故特列其种植之方于右,庶勤于生业者,有所取法焉。他日功效有成,当暑而被纤絺之衣,盛冬而袭丽密之服,然后知其不为无补矣。
虽然都用“风土不宜”作借口,实际情况却是有的种艺不够细心;或有的种艺虽然细心,却不清楚种植的方法。因为这个缘故,专门将种植方法列述于上,供需要农业生产技术的人采用。日后生产取得成功,盛暑天气穿上夏布衫,严寒天气穿上棉衣,那时便会知道,我说的话并不是毫无益处了。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