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播种·荞麦
《齐民要术》: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落矣。
《齐民要术》:荞麦地,五月的时候耕一遍;经过二十五天,等草腐烂后,再耕一遍;播种时耕一遍,一共要耕三遍。一律要在立秋前后的十天以内,进行播种。假如播种前是耕了三遍地,荞麦长成后,便会结三层子。当下面的两层子已变成黑颜色,只剩最上的一层子还是白颜色,而且所有的子都已灌满了如脓的白浆时,便应当即时收刈。刈倒的荞麦,只须梢对梢搭摞在一起,平放在场中,白子便会一天天地变黑。这样做才是(收获荞麦的)好方法。假如等待最上一层的白子黑一半再收刈,下两层的黑子就会早已落光了。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