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八卷
自颜之推《家训·音证篇》外,实莫古於是书。其邱区、禹宇之论,韩愈《讳辨》引之,知唐人已绝重之矣。《戒山堂读史漫笔》解都鄙二字,诧为独解,不知为此书所已驳;毛奇龄引《书序》俘厥宝玉解《春秋》卫俘,诧为特见,不知为此书所已引:洵后人证据,终不及古人有根柢也。郑樵《通志·校雠略》曰:《刊谬正俗》乃杂记经史,惟第一卷起《论语》,而《崇文总目》以为《论语类》。知《崇文》所释只看帙前数行,率意以释之耳。今检《崇文总目》,,樵说信然。当时馆阁诸人不应荒谬至此。检是类所列,以《论语》三种、《家语》一种居前,次为《白虎通》,次为《五经钩沉》,次即此书,次为《六说》,次为《经史释题》,次为《授经图》,次为《九经馀义》,次为《演圣通论》,皆统解群经之文。盖当时仿《隋志》之例,以《五经总义》附之《论语类》中。虽不甚允,要不可谓之无据。樵不考旧文而务为苛论,遽以只看数行诋之,失其旨矣。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