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全文
《匡谬正俗》·八卷
师古名籀,以字行,雍州万年人。历官秘书监。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永徽二年其子符玺郎扬庭表上於朝,高宗敕录本付秘阁。卷首载扬庭《表》,称藁草才半,部帙未终,盖犹未竟之本。又称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则今本乃扬庭所编。宋人诸家书目多作《刊谬正俗》,或作《纠谬正俗》,盖避太祖之讳。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列谬正俗》,则刻本偶误也。前四卷凡五十五条,皆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凡一百二十七条,皆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据极为精密。惟拘於习俗,不能知音有古今。其注《汉书》,动以合声为言,遂与沈重之音《毛诗》,同开后来叶音之说。故此书谓葬音臧,谊议音宜,反音扶万反,歌音古贺反,彝音上声,怒有上、去二声,寿有授受二音,县有平、去二声,迥音户蓥反,皆误以今韵读古音;谓穰音而成反,上音盛、又音市郢反,先音西,逢音如字、不读庞,皆误以古音读今韵:均未免千虑之一失。然古人考辨小学之书,今皆失传。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三字经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