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天文部·历律
定气运
黄帝受《河图》,始设灵台。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车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造算数。容成总六术,以定气运。
历纪
少昊使玄鸟氏司分,伯赵氏司至,青鸟氏司起,丹鸟氏司闭,颛顼受之,以孟春建寅为元,始为历宗。尧使羲仲叔主春夏,和仲叔主秋冬,以闰月正四时,始为历纪。
历元
黄帝始为历元,起辛卯,高阳氏起乙卯。舜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秦用乙卯。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夏、商、周以三统改正朔。三代而下,造历者各有增创,如太初起之以律,而候气于黄钟,太衍符之以《易》,而较数于分秒,授时准之以晷,而测验于仪象。
造历
黄帝迎日推筴,尧闰月成岁。舜在璇玑玉衡。三代历无定法,周秦闰余乖次。刘歆造《三统历》,而是非始定。东汉李梵造《四分历》,而仪式方备。刘洪造《干象历》,始悟月行迟速。魏黄初间始以日食课其疏密。杨伟造《景初历》,始立交食起亏术。又何承天造《元嘉历》,始悟朔望及弦皆定大小余,及以晷影验气。又祖冲之造《大明历》,始悟太阳岁次之数极,不动之处一度余。又张子信始悟日月交道有表里,五星有迟速留逆。又张胄玄造《大业历》,始立五星入气加减法,及日应食不食术。刘焯造《七曜历》,始悟日行有盈缩,及立推黄道月道。又傅仁均造《戊寅元历》,颇采旧历,始用定制。又李淳风造《麟德历》,始为总法,用进朔以避晦晨月见。又一行造《大衍历》,始以朔有四大三小,定九服轨满交食之异,及创立岁星差合术。又徐昂造《宣明历》,始悟日食有气刻时三差。又边冈崇《玄历》,始立相减相乘法,以求黄道月道。又王朴《钦天历》,始变五星法,迟留逆行,舒亟有渐。又周琮造《明天历》,始悟日法积年自然之数。又姚舜辅造《纪元历》,始悟食甚泛余差数。以上计千一百八十二年。创法有三家,汉洛下闳(洛姓,下闳名)始取法黄钟律数创历(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唐僧一行(姓张名璲)始改从大易蓍策数修历(本易大衍以四十九分为算)。晋虞喜始立岁次,以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为太过进之。刘焯取二家中数折之。至元郭守敬始测景验气,积六十年奇退一度,始定差法。
改历
按自黄帝讫秦末凡六改,汉高讫汉末凡五改,隋文讫隋末凡十三改,唐高讫周末凡十六改,宋太祖讫宋末凡十八改,金熙宗讫元末凡三改。而法,西汉莫善于太初;东汉莫善于四分;由魏至隋莫善于皇极;在唐则称大衍,在五代则称钦天;至元授时,郭守敬立仪测验,较古精密。
仪象
黄帝命成容作盖天,舜察玑衡(以璇为玑,用以转动为玑,以玉为管。横置其中为衡)。颛顼始为浑仪,尧复之,浑仪遭秦灭。洛下闳始复经营运仪,鲜于妄人又度之。耿寿昌始铸为象。张衡仪始为内规外规。李淳风仪表里三重。洛下闳为员仪,梁令瓒为游仪,郭守敬为简仪、仰仪。后汉有铜仪,后魏有铁仪,李淳风有木浑仪,唐明皇有水浑天。张衡始造候风地动仪(形似樽,外有八龙衔丸,震则机发,吐丸下,蟾蜍承之)。伏羲始作土圭测影,伊尹作水准,得日晷辨方向。黄帝始为刻漏,夏商宣其制为漏箭。宋燕肃作水秤,周公始分更点。宋太祖闻陈抟怕五更头之言,始去前后二点。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