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文学部·博洽
舌耕
汉贾逵通经术,门徒来学,不远千里,献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书厨
陆澄博览,无所不知,王俭自谓过之。及与语,澄谈及所遗编数百条,皆俭所未睹,乃叹服曰:“陆公,书厨也。”
学府
《南史》:梁昭博及古今,人称为学府。
人物志
唐李守通晓天下人物臧否,世号肉谱。虞世南曰:“昔任彦升通晓经术,世号五经笥。今以守为人物志,可乎!”
九经库
唐谷律耶博通经术,为世所重,号“《九经》库”。又房晖远博闻洽记,学者称为“《五经》库”。
稽古力
汉桓荣性嗜学,明帝时拜太子太傅,以所赐车马陈于庭,谓诸生曰:“此稽古力也。”
柳箧子
唐柳灿迁左拾遗,公卿竞托为笺奏,时誉日富,以其博学,号“柳箧子”。
五总龟
唐殷践猷博通经典,贺知章称之曰“五总龟”。(龟千岁一总,问无不知,为秘书省学士。)
行秘书
唐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即秘书也。”
八斗才
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奇才博识,安定继之。
扪腹藏书
杨玠娶崔季让女,崔富图籍,玠游其精舍,辄览记。既而曰:“崔氏书被人盗尽。”崔遽令检之,玠扪其腹曰:“已藏之腹笥矣!”
三万卷书
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了却残书
朱晦翁答陈同文书:奉告老兄,旦暮相撺留取间,汉存山里咬菜根,了却几卷残书。
书淫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鬓发。及觉复读,常恐听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谓之“书淫”。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