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略关系
人们通常把六韬与三略一起看作一个整体,其实他们并不是相同作者所著,不知者容易搞混。
六韬的成书时间有几种学说,但大致都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公认《六韬》一书带有鲜明的齐文化特色,而齐威王在位时间同周显王的在位时间基本吻合,当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聚集着一大批学者,他们当中很多人具备编写兵书的知识和才能。因此,笔者认为《六韬》作成于战国中晚期的齐国,其述作者是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的稷下大夫们。
三略的成书时间大致为秦末汉初。由于《三略》的文义、用词、句法都不古奥,与殷末周初时期成书的文章文体大不一样,这就见出其成书年代就更晚一些,但决不会晚于秦朝末年,因为在《后汉书》中就有提到《黄石公三略》这本书的记载,这些都可以说是第一种说法的佐证。对于第三种说法不可信的证据是东汉初年光武帝诏书里面就大段引用过《黄石公记》,除个别字与今本《三略》稍有不同外,其余全同。
所以说张良所接受的书很可能不是《六韬》即《太公兵法》,更有可能是《黄石公三略》。
- 推荐作品:
- 集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荀子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将苑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