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分兵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率领军队出征,三军分别驻扎在几个地方,主将要按期集结军队会同作战,明定赏罚制度,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陈,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太公答道:“但凡用兵的法则,由于三军人数众多,必定有分合的变动。率军大将事先确定战斗的地点,作战的时间,然后下达文书给部下各将佐,约定进攻包围的城邑,各自会聚在一定的地方,明确地告知战斗的日期,军队到达的时间。然后,大将设立营帐,布陈阵式,在辕门竖立木杆,观日影记时,清理道路,等待各将吏的到来。各将吏到来的,核定到来的先后,在约定时间之前到来的,给以奖赏,在约定时间之后到来的,斩首。采用这样的措施,不论远近就会赶来集合,三军都到了,共同努力,会同作战。”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