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兵征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武王询问太公说:“我想在还未交战之前就知道敌人的强弱,预见战争胜负的征兆,想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凡三军说怿,士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
太公答道:“胜败的征兆,首先表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明智的将帅能够察觉,但能否利用征兆打败敌人,关键还是在人自身。周密地侦察敌人出入进退的情况,观察它的举动,言中谈论的吉凶预兆和士卒们相互议论的事情。凡是全军喜悦,士卒畏惧法令,尊重将帅命令,相互以破敌为喜,相互以勇猛为荣,相互以威武为誉,这是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征兆;相反,如果全军上下不断惊动,士卒散乱行列不整,相互之间都对敌人的强大感到畏惧,相互传播作战不利的消息,相互之间议论纷纷,谣言四起不能制止,互相煽惑欺蒙,不畏惧法令,不尊重将帅,这是军队战斗力弱的征兆。
“三军齐整,阵势已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陈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以沐,此大败之征也。
全军团结一心,阵势坚固,沟深垒高,又凭借大风大雨的有利气候条件,三军不待命令就开始行动,金铎之声高扬而清晰,鼙鼓之声婉转而嘹亮,这是军队得到神明的帮助,作战必将胜利的征兆;相反,行阵不稳固,旌旗纷乱而方向不明,又逆着大风大雨的不利气候条件,士兵惊恐害怕,士气衰竭溃散,军马受惊乱奔,战车轴木折断,金铎之声低沉而混浊,鼙鼓之声沉闷而压抑,这是作战会失败的征兆。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必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上,军必病;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兵长久。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武王曰:“善哉!”
凡是攻打包围城邑:如果城上的气是死灰之色,那么这座城邑被毁灭;如果城邑上空的气出而向北流动,城可被攻克;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西流动,城可能投降: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南流动,城就坚不可拔;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东流动,城就不能进攻;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又人,守城的主将必定逃亡败北;如果城上的气出而覆盖我军,我军必遭不利;如果城上的气高升而不停止,作战一定历时长久。凡是攻城围邑,如果过了十天仍不打雷下雨,必须迅速撤围,因为城中一定有贤能的辅助。这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可攻就攻,不可攻就停止的道理了。”武王说:“说得好啊!”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