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李知微
李知微,旷达士也。嘉遁自高,博通书史,至于古今成败,无不通晓。常以家贫夜游,过文成宫下。初月微明,见数十小人,皆长数寸,衣服车乘,导従呵喝,如有位者。聚立于古槐之下。知微侧立屏气,伺其所为。东复有垝垣数雉,旁通一穴。中有紫衣一人,冠带甚严,拥侍十余辈悉稍长。诸小人方理事之状,须臾,小人皆趋入穴中。有一人,白长者曰:“某当为西阁舍人。”一人曰:“某当为殿前录事。”一人曰:“某当为司文府史。”一人曰:“某当为南宫书佐。”一人曰:“某当为驰道都尉。”一人曰:“某当为司城主簿。”一人曰:“某当为游仙使者。”一人曰:“某当为东垣执戟。”如是各有所责,而不能尽记。喜者、愤者、若有所恃者、似有果求者,唱呼激切,皆请所欲。长者立盻视,不复有词,有似唯领而已。食顷,诸小人各率部位,呼呵引従,入于古槐之下。俄有一老父颜状枯瘦,杖策自东而来,谓紫衣曰:“大为诸子所扰也。”紫衣笑而不言。老父亦笑曰:“其可言耶?”言讫,相引入穴而去。明日,知微掘古槐而求,唯有群鼠百数,奔走四散。紫衣与老父,不知何物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