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党国清
晋阳东南二十里,有台骀庙,在汾水旁。元和中,王锷镇河东时,有里民党国清者,善建屋。一夕,梦黑衣人至门,谓国清曰:“台骀神召汝。”随之而去,出都门,行二十里,至台骀神庙。庙门外有吏卒数十,被甲执兵,罗列左右。国清恐悸不敢进,使者曰:“子无惧。”已而入谒,见有兵士百余人,传导甚严。既再拜,台骀神召国清升阶曰:“吾庙宇隳漏,风日飘损,每天雨,即吾之衣裾几席沾湿,且尔为吾塞其罅隙,无使有风雨之苦。”国清曰:“谨受命。”于是搏涂登庙舍,尽补其漏。既毕,神召黑衣者,送国清还。出庙门,西北而去。未行十里,忽闻传呼之声,使者与国清俱匿于道左。俄见百余骑,自北而南,执兵设辟者数十。有一人具冠冕,紫衣金佩,御白马,仪状魁伟,殿后者最众。使者曰:“磨笄山神也。以明日会食于李氏之门,今夕故先谒吾君于庙耳。”国清与使者俱入城门,忽觉目眦微惨,以手搔之,悸然而寤。明日,往台骀庙中,见几上有屋坏泄雨之迹。视其屋,果有补葺之处。及归,行未六七里,闻道西村堡中有箫鼓声,因往谒焉。见设筵,有巫者呼舞,乃醮神也。国清讯之,曰:“此李氏之居也。李存古尝为衙将,往年范司徒罪其慢法,以有军功,故宥其死,摈于雁门郡。雁门有磨笄山神,存古常祷其庙,愿得生还。近者以赦获归,存古谓磨笄山神所祐,于是醮之。”果与国清梦同也。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