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萧洞玄
王屋灵都观道士萧洞玄,志心学炼神丹,积数年,卒无所就。无何,遇神人授以大还秘诀曰:“法尽此耳,然更须得一同心者,相为表里,然后可成,盍求诸乎?”洞玄遂周游天下,历五岳四渎,名山异境,都城聚落,人迹所辏,罔不毕至。经十余年,不得其人。至贞元中,洞玄自浙东抵扬州,至亭埭,维舟于逆旅主人。于时舳舻万艘,隘于河次,堰开争路。上下众船,相轧者移时。舟人尽力挤之,见一人船顿,蹙其右臂且折,观者为之寒栗。其人颜色不变,亦无呻吟之声,徐归船中,饮食自若。洞玄深嗟异之,私喜曰:“此岂非天佑我乎?”问其姓名,则曰“终无为”,因与交结。话道欣然,遂不相舍,即俱之王屋。洞玄出还舟秘诀示之,无为相与揣摩,更终二三年,修行备至。洞玄谒无为曰:“将行道之夕,我当作法护持,君当谨守丹灶。但至五更无言,则携手上升矣。”无为曰:“我虽无他术,至于忍断不言,君所知也。”遂十日设坛场,焚金炉,饰丹灶。洞玄绕坛行道步虚,无为于药灶前,端拱而坐,心誓死不言。一更后,忽见两道士自天而降,谓无为曰:“上帝使问尔,要成道否?”无为不应。须臾,又见群仙,自称王乔、安期等,谓曰:“适来上帝使左右问尔所谓,何得不对?”无为亦不言。有顷,见一女人,年可二八,容华端丽,音韵幽闲,绮罗缤纷,薰灼动地,盘旋良久,调戏无为,无为亦不顾。俄然有虎狼猛兽十余种类,哮叫腾掷,张口向无为,无为亦不动。有顷,见其祖考父母先亡眷属等,并在其前,谓曰:“汝见我,何得无言?”无为涕泪交下,而终不言。俄见一夜叉,身长三丈,目如电赩,口赤如血,朱发植竿,锯牙钩爪,直冲无为,无为不动。既而有黄衫人,领二手力至,谓无为曰:“大王追,不愿行,但言其故即免。”无为不言。衫人即叱二手力可拽去,无为不得已而随之。须臾至一府署,云是平等王,南面凭几,威仪甚严。厉声谓无为曰:“尔未合至此,若能一言自辨,即放尔回。”无为不对。平等王又令引向狱中,看诸受罪者,惨毒痛楚,万状千名。既回,仍谓之曰:“尔若不言,便入此中矣。”无为心虽恐惧,终亦不言。平等王曰:“即令别受生,不得放归本处。”无为自此心迷,寂无所知。俄然复觉,其身托生于长安贵人王氏家。初在母胎,犹记宿誓不言。既生,相貌具足,唯不解啼。三日满月,其家大会亲宾,广张声乐,乳母抱儿出,众中递相怜抚。父母相谓曰:“我儿他日必是贵人,因名曰贵郎。”聪慧日甚,祗不解啼。才及三岁便行,弱不好弄。至五六岁,虽不能言,所为雅有高致。十岁操笔,即成文章,动静嬉游,必盈纸墨。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然自以喑痖,不肯入仕。其家富比王室,金玉满堂,婢妾歌钟,极于奢侈。年二十六,父母为之娶妻,妻亦豪家,又绝代姿容,工巧伎乐,无不妙绝。贵郎官名慎微,一生自矜快乐,娶妻一年,生一男,端敏惠黠,略无伦比。慎微爱念,复过常情。一旦妻及慎微,俱在春庭游戏。庭中有盘石,可为十人之坐,妻抱其子在上,忽谓慎微曰:“观君于我,恩爱甚深。今日若不为我发言,便当扑杀君儿。”慎微争其子不胜,妻举手向石扑之,脑髓迸出,慎微痛惜抚膺,不觉失声惊骇。恍然而寤,则在丹灶之前。而向之盘石,乃丹灶也。时洞玄坛上法事方毕,天欲晓矣,俄闻无为叹息之声,忽失丹灶所在。二人相与恸哭,即更炼心修行,后亦不知所终。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