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黑叟
唐宝应中,越州观察使皇甫政妻陆氏,有姿容而无子息。州有寺名宝林,中有魔母神堂,越中士女求男女者必报验焉。政暇日,率妻孥入寺。至魔母堂,捻香祝曰:“祈一男,请以俸钱百万贯缔构堂宇。”陆氏又曰:“傥遂所愿,亦以脂粉钱百万,别绘神仙。”既而寺中游,薄暮方还。两月余,妻孕,果生男。政大喜,构堂三间,穷极华丽。陆氏于寺门外筑钱百万,募画工。自汴、滑、徐、泗、杨、润、潭、洪及天下画者,日有至焉。但以其偿过多,皆不敢措手。忽一人不说姓名,称剑南来,且言善画。泊寺中月余,一日视其堂壁,数点头。主事僧曰:“何不速成其事耶?”其人笑曰:“请备灯油,将夜缉其事。”僧従其言。至平明,灿烂光明,俨然一壁。画人已不见矣。政大设斋,富商来集。政又择日,率军吏州民,大陈伎乐。至午时,有一人形容丑黑,身长八尺,荷笠莎衣,荷锄而至。阍者拒之,政令召入,直上魔母堂,举手锄以劚其面,壁乃颓。百万之众,鼎沸惊闹,左右武士欲擒杀之,叟无怖色。政问之曰:“尔颠痫耶?”叟曰:“无。”“尔善画耶?”叟曰:“无。”曰:“缘何事而劚此也?”叟曰:“恨画工之罔上也。夫人与上官舍二百万,图写神仙,今比生人,尚不逮矣。”政怒而叱之。叟抚掌笑曰:“如其不信,田舍老妻,足为验耳。”政问曰:“尔妻何在?”叟曰:“住处过湖南三二里。”政令十人随叟召之。叟自苇庵间,引一女子,年十五六,薄傅粉黛,服不甚奢,艳态媚人,光华动众。顷刻之间,到宝林寺。百万之众,引颈骇观,皆言所画神母,果不及耳。引至阶前,陆氏为之失色。政曰:“尔一贱夫,乃蓄此妇,当进于天子。”叟曰:“待归与田舍亲诀别也。”政遣卒五十,侍女十人,同诣其家。至江欲渡,叟独在小游艇中,卫卒侍女叟妻同一大船。将过江,不觉叟妻于急流之处,忽然飞入游艇中。人皆惶怖,疾棹趋之。夫妻已出,携手而行。又追之,二人俱化为白鹤,冲天而去。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