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明智部·总序
冯子曰:“有宇宙以来,只争‘明’、‘暗’二字而已。混沌暗而开辟明,乱世暗而治朝明,小人暗而君子明;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锢,人不明则堕于云雾。今夫烛腹极照,不过半砖,朱曦霄驾,洞彻八海;又况夫以夜为昼,盲人瞎马,侥幸深溪之不陨也,得乎?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者之已事;暗者之梦景,皆明者之醒心;暗者之歧途,皆明者之定局;由是可以知人之所不能知,而断人之所不能断,害以之避,利以之集,名以之成,事以之立。明之不可已也如是,而其目为‘知微’,为‘亿中’,为‘剖疑’,为‘经务’。吁!明至于能经务也,斯无恶于智矣!
冯梦龙说:自从有了宇宙以来,就有了“明”和“暗”的对比与争斗。混沌时期“暗”,开天辟地时“明”,乱世“暗”而治世“明”,小人“暗”而君子“明”;流水不明就会腐烂肮脏,镜子不明则无法照影鉴衣,人如果不明则会陷入混乱愚昧之中。萤火虫的光再大,其光不过半块砖头大小,太阳在高空运行,其光辉照彻天下各处;何况把夜间当成白天,就像盲人骑着瞎马一样,怎么可能不坠入粉身碎骨的深渊之中呢?所以,对于“暗”者不明白的事,都是“明”者了然于胸的事;对于“暗”者变幻莫测的事,都是“明”者很确定的事;对于“暗”者不知如何选择的事,都是“明”者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能洞见一般人所无法洞见的,能决断一般人所难以决断的,躲开可能的灾祸,获取可能的利益,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勋,成就万古的声名,这就是真正的智者之“明”。本部分为四卷,分别为“知微”、“亿中”、“剖疑”、“经务”。唉,能把智慧之明用于天下国家的大事上,这便是智慧最高的善用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