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明智部·苏州堤
【原文】
苏州到昆山县共七十里远,都是浅水,没有陆路可行。人民苦于涉水,早就想筑长堤。但是水泽之地很难取土。宋仁宗嘉祐年间,有人献计,就在水中用芦荻干草做墙,栽两行,相距三尺;离墙六丈,又做一墙,做法和前两墙相同。把水中的淤泥沥干,塞在干草中,等干了以后,用水车除去两墙之间的旧水,墙与墙之间都是泥土,留一半作为长堤的基础,挖另一半做河渠,把挖出来的土拿来筑堤。每三四里筑一座桥,以打通南北的水域。不久长堤完成,成为永远的好事。
苏州至昆山县凡七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而泽国艰于取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除刍藁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尺,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除中,候干,则以水车沃去两墙间之旧水,墙间六尺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遂为永利。今娄门塘,是也。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艺术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