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韩三·或谓韩公仲
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必谋矣。若韩随魏以善秦,是为魏从也,则韩轻矣,主卑矣。秦已善韩,必将欲置其所爱信者,令用事于韩以完之,是公危矣。今公与安成君为秦、魏之和,成固为福,不成亦为福。秦、魏之和成,而公适束之,是韩为秦、魏之门户也,是韩重而主尊矣。安成君东重于魏,而西贵于秦,操右契而为公责德于秦、魏之主,裂地而为诸侯,公之事也。若夫安韩、魏而终身相,公之下服,此主尊而身安矣。秦、魏不终相听者也。齐怒于不得魏,必欲善韩以塞魏;魏不听秦,必务善韩以备秦,是公择布而割也。秦、魏和,则两国德公;不和,则两国争事公。所谓成为福,不成亦为福者也。愿公之无疑也。”
有人对韩国的公仲说:“双胞胎长得很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将他们分辨出来;利与害看起来也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现在您的国家利、害相似,就如同双胞胎长得相似。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就能让君主尊贵,自身安稳;不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就会让君主卑贱,身陷危难境地。如果秦、魏两国联合成功,却不是您来促成的,那么韩国一定会遭到秦、魏两国的谋算。假如韩国跟随魏国去讨好秦国,韩国就成了魏国的附庸,一定会受到轻视,国君的地位就降低了。秦国和韩国交好,秦国一定会安置它亲信的人,让他在韩国执掌政权,来巩固秦国的势力。如果这样的话,您就危险了。如果您和安成君帮秦、魏联合,成功固然是福气,就算不成功也是好事。秦、魏两国联合成功,而且是由您来促成的,这样,韩国就成了秦、魏两国往来的通道,韩国的地位肯定会得到提高,君主也会更受尊重。安成君在东面受到魏国的重视,在西面得到秦国的尊崇,掌握着这样的优势,可以替您向魏、秦两国的君主索取好处,将来分封土地,成为诸侯,这是您头等的功业。至于使韩魏相安无事,您终身能做相国,这是您次一等的功业。这都能使国君尊贵自身安稳。再说秦魏两国不可能长期友好下去,秦国恼怒得不到魏国,必然会亲近韩国以便遏制魏国,魏国也不会永远听从秦国,一定设法和韩国修好来防备秦国,这样您就可以像选择布匹随意剪裁一样轻松应付。如果秦魏两国联合,那么两国都会感激您;如果不能联合,那么又都会争着讨好您。这就是我所说的成功了是福气,不成功也是好事的道理,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