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东周·三国隘秦
三国隘秦,周令其相之秦,以秦之轻也,留其行。有人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遂见秦王曰:‘请谓王听东方之处’。秦必重公。是公重周,重用以取秦也。齐重故有周,而已取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
韩、赵、魏三国阻绝了秦国向东扩展,周君派他的相国出使秦国。因为害怕受秦国的轻视,便停止了这次出访。有人对相国说:“相国出访秦国,秦国是轻视还是重视,尚不可知。秦国很想知道三国的实情,您不如马上去见秦王说:‘请允许我为大王侦察东方三国赵、韩、魏的行动。’秦王必定会看重您。这样您就使东周受到秦国的尊重,东周受尊重就是争取到秦国了。齐国本来就尊重东周,东周才会有威信,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争取到了齐国,只有这样东周才能经常不失掉大国的邦交。”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易经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