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楚一·五国约以伐齐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
赵、魏、韩、燕、楚五个国家结成联军进攻齐国。楚国国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攻破了齐国,秦国一定会乘着这个机会向南进攻楚国。”楚王说:“这可怎么办啊?”昭阳回答说:“韩国的辅国,贪图私利,畏惧危难。贪图私利,就可以对他进行利诱;畏惧危难,就可以对他实施威胁。我用财物珍宝去拉拢他,他的心思就必定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我再率兵逼迫威胁他,他心里必定会恐惧我,他害怕我们的大军,又贪图我们的财物,这样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的战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联盟分散之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完全可行的。”楚王说:“很好。”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于是他派大公事到韩国,会见韩相国公仲,说:“当初牛阑之事,马陵之难,是您亲眼所见。大王如果不与五国联合攻齐,我们愿意献出五个城邑,否则的话,我们就出动全军与齐国为敌。”
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韩国与赵、魏解除盟约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之事就落空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周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