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齐一·南梁之难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 :“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
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谋划说:“早救援韩国,与晚救援韩国,哪种作法对我们有利?”张丐回答说,“如果晚救韩国,韩国必将会投靠魏国,不如及早救援他们。”田臣思说:“不行。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没打得精疲力尽,我们出兵救援韩国,我们就会代替韩国承受魏军的进攻,反而会使我们受韩国的控制。再说魏国有击破韩国之心,韩国看见自己将要灭亡,必定跑到东边来向齐国求救。我们趁机暗中与韩国结盟,晚些时候迎战魏国的疲弊军队,齐国就可以举足轻重,利益可以得到手,名声可以尊显了。”齐威王说:“好。”于是就秘密和韩国使臣结为友好,让他返国。韩国自己认为有齐国的援助,和魏国五战而五不胜,就求诉于齐国。齐国于是派兵攻打魏国,在马陵把魏军打得大败。魏军被打败,韩国被削弱,韩国、魏国的国君只好通过田婴共同面向北朝拜齐威王。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庄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