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秦三·薛公为魏谓魏冉
薛公为魏谓魏冉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雠君必深。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齐破,文请从所得封君。齐破晋强,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晋以为重也。破齐定封,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矣。”
薛公田文为了魏国对秦国相国魏冉说:“我听说秦王想要由吕礼来交结齐国,以此来救助天下,你或者君一定会被轻视。齐国和秦国互相联合去对付三晋,吕礼一定会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这就等于您结交齐国而加强了吕礼的地位。齐国免除了各国的军事威胁,一定会深深仇视您。您不如劝说秦王命令薛地的兵力去攻打齐国。齐国失败了,我愿意把所取得的土地送给您。齐国败而晋国强大,秦王惧怕魏国的强大,一定会重用您去交结魏国。齐国给魏国薛邑,而不能抗拒秦国,魏国一定会借重您来交结秦国。这样,您打败齐国有功,叉凭借魏国加强了您的地位。这么一来,您打败齐国巩固并扩大了自已的封邑,秦国和魏国也会都很重视您;如果齐国不遭受挫败,吕礼再次被重用,那您的处境就很窘迫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词源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