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卷下·治法·病随国运论
天地之气运,数百年一更易,而国家这气运亦应之。上古无论,即以近代言,如宋之末造,,《局方》亦然。至于明季,主暗臣专,膏泽不下于民,故丹溪以下诸医,皆以补阴益下为主。至我本运录极隆之会,圣圣相承,大权独揽,朝纲整肃,惠泽旁流,此阳盛于上之明征也。又冠饰朱缨,口燔烟草,五行惟火独旺,故其为病,皆属盛阳上越之证,数十年前,云间老医知此义者,往往专以芩、连、知、柏,挽回误投温补之人,应手奇效,此实与运气相符。近人不知此理,非惟不能随症施治,并执宁过温热,毋过寒冷之说。偏于温热,又我矫枉过正之论。如中暑一症,或有伏阴在内者,当用大顺散、理中汤,此乃千中之一。今则不论何人,凡属中暑,皆用理中等汤,我目睹七窍皆裂而死者,不可胜数。至于托言祖述东垣,用苍术等燥药者,举国皆然。此等恶习,皆由不知天时国运之理,误引旧说以害人也。故古人∶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