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卷上·病·胎产论
妇科之最重者二端,堕胎与难产耳。世之治堕胎者,往往纯用滋补;治难产者,往往专于攻下。二者皆非也。盖半产之故非一端,由于虚滑者,十之一二;由于内热者,十之八九。盖胎惟赖血以养,故得胎之后,经事不行者,因冲任之血皆为胎所吸,无余血下行也。苟血或不足,则胎枯竭而下堕矣。其血所以不足之故,皆由内热火盛,阳旺而阴亏也。故古人养胎之方,专以黄芩为主。又血之生,必由于脾胃。经云∶营卫之首,纳欲为宝,故又以白术佐之。乃世之人,专以参补气,熟地滞胃,气旺则火盛,胃湿则不运,生化之源衰,而血益少矣。至于产育之事,乃天地化育之常,本无危险之理。险者千不得一,世之遭厄难者,乃人事之未工也。其法有乎产妇,不可令早用力。盖胎必转而后下,早用力,而胎先下坠,断难舒转,于是横生倒产之害生。又用力,则胞浆骤下,胎已枯涩,何由能产?此病不但产子之家不知,即收生稳妇亦有不知者。至于用药之法,则交骨不开,胎元不转,种种诸症,各有专方。其外或宜润,或宜降,或宜温,或宜凉,亦当随症施治。其大端以养血为主,盖血足,则诸症自退也。至于易产强健之产妇,最多卒死。盖大脱血之后,冲任空虚,经脉娇脆,健妇不以为意。轻举妄动,用力稍重,冲脉断裂,气冒血崩,死在顷刻。尤忌举手上头,如是死者,吾见极多。不知者以为奇异,实理之常。生产之家,不可不知也。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