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出·截矶
乙酉四月
(净扮苏昆生上)南北割成三足鼎,江湖挑动两支兵。自家苏昆生,为救侯公子,激的左兵东来,约了巡按黄澍,巡抚何腾蛟,同日起马。今日船泊九江,早已知会督抚袁继咸,齐集湖口,共商入京之计。谁知马、阮闻信,调了黄得功在坂矶截杀。你看狼烟四起,势头不善;少爷左梦庚前去迎敌,俺且随营打探。正是:地覆天翻日,龙争虎斗时。(下)
(场上设弩台、架炮,铁锁阑江)
【三台令】(末扮黄得功戎装双鞭,领军卒上)北征南战无休,邻国萧墙尽仇。架炮指江州,打舳舻卷甲倒走。
咱家黄得功,表字虎山,一腔忠愤,盖世威名,要与俺弘光皇帝,收复这万里山河。可恨两刘无肘臂之功,一左为腹心之患。今奉江防兵部尚书阮老爷兵牌,调俺驻札坂矶,堵截左寇,这也不是当耍的。
(唤介)家将田雄何在?
(副净)有。
(末)速传大小三军,听俺号令。
(军卒排立呐喊介)
【山坡羊】(末)硬邦邦敢要君的渠首,乱纷纷不服王的群寇;软弱弱没气色的至尊,闹喧喧争门户的同朝友。只剩咱一营江上守,正防着战马北来骤,忽报楼船入浦口。貔貅,飞旌旗控上游;戈矛,传烽烟截下流。
(黄卒登台介)
(杂扮左兵白旗、白衣,呐喊驾船上)
(黄卒截射介)
(左兵败回介)
(黄卒赶下)
(小生扮左良玉戎装白盔素甲坐船上)
【前腔】替奸臣复私仇的桀纣,媚昏君上排场的花丑;投北朝学叩马的夷齐,吠唐尧听使唤的三家狗。拚着俺万年名遗臭,对先帝一片心堪剖,忙把储君冤苦救。不羞,做英雄到尽头;难收,烈轰轰东去舟。
俺左良玉领兵东下,只为剪除奸臣,救取太子。叵耐儿子左梦庚,借此题目,便要攻打城池,妄思进取。俺已严责再三,只怕乱兵引诱,将来做出事来;且待渡过坂矶,慢慢劝他。
(净急上)报元帅,不好了!黄得功截杀板矶,前部先锋俱已败回了。
(小生惊介)有这等事。黄得功也是一条忠义好汉,怎的受马、阮指拨,只知拥戴新主,竟不念先帝六尺之孤,岂不可恨!
(唤介)左右,快看巡按黄老爷、巡抚何老爷船泊那边,请来计议。
(杂应下)
(末扮黄澍上)将帅随谈尘,风云指义旗。下官黄澍方才泊船,恰好元帅来请。
(作上船介)
(小生见介)仲霖果然到来,巡抚何公如何不见?
(末)行到半途,又回去了。
(小生)为何回去?
(末)他原是马士英同乡
(小生)随他罢了。这也怪他不得。
(问介)目下黄得功截住板矶,三军不能前进。如何是好?
(末)这倒可虑,且待袁公到船,再作商量。
(外扮袁继咸从人上)孽子含冤天惨淡,孤臣举义日光明。来此是左帅大船,左右通报。
(杂禀介)督抚袁老爷到船了!
(小生)快请!
(外上船见介)适从武昌回署,整顿兵马,愿从鞭弭。
(末)目下不能前进了。
(外)为何?
(小生)黄得功领兵截杀,先锋俱已败回。
(外)事已至此,欲罢不能;快快遣人游说便了。
(小生)敬亭已去,无人可遣。奈何?
(净)晚生与他颇有一面,情愿效力。
(末)昆生义气,不亚敬亭,今日正好借重。
(小生问介)你如何说他?
【五更转】(净)俺只说鹬蚌持,渔人候,傍观将利收。英雄举动,要看前和后。故主恩深,好爵自受。欺他子,害他妃,全忘旧。杀人只落血双手,何必前来,同室争斗。
(外)说得有理。
(小生)还要把俺心事,说个明白。叫他晓得奸臣当杀,太子当救,完了两桩大事,于朝廷一尘不惊,于百姓秋毫无犯。为何不知大义,妄行截杀?
(末)正是,那黄得功一介武夫,还知报效;俺们倒肯犯上作乱不成?叫他细想。
(净)是,是,俺就如此说去。
(杂扮报卒急上)报元帅,九江城内,一片火起。袁老爷本标人马,自破城池了。
(外惊介)怎么俺的本标人马自破城池?这了不得!
(小生怒介)岂有此理!不用猜疑,这是我儿左梦庚做出此事,陷我为反叛之臣。罢了,罢了!有何面目,再向江东。(拔剑欲自刎介)
(末抱住介)
(小生握外手,注目介)临侯,临侯,我负你了!(作呕血倒椅上介)
(净唤介)元帅苏醒,元帅苏醒!
(外)竟叫不应,这怎么处?
(末)想是中恶,快取辰砂灌下。
(净取碗灌介)牙关闭紧,灌不进了。
(众哭介)
【前腔】大将星,落如斗,旗桿摧舵楼。杀场百战精神抖,凛凛堂堂,一身甲冑。平白的牖下亡,全身首。魂归故宫煤山头,同说艰辛,君啼臣吼。
(杂抬小生下)
(外)元帅已死,本镇人马霎时溃散;那左梦庚据住九江,叫俺进退无门。倘若黄兵抢来,如何逃躲?
(末)我们原系被逮之官,今又失陷城池,拿到京中,再无解救。不如转回武昌,同着巡抚何腾蛟,另做事业去罢。
(外)有理。
(外、末急下)
(净呆介)你看他们竟自散去,单剩我苏昆生一人,守着元帅尸首,好不可怜。不免点起香烛,哭奠一番。
(设案点香烛,哭拜介)
【哭相思】气死英雄人尽走,撇下了空船柩。俺是个招魂江边友,没处买一杯酒。
且待他儿子奔丧回船,收殓停当,俺才好辞之而去,如今只得耐性儿守着。正是:
英雄不得过江州,魂恋春波起暮愁。
满眼青山无地葬,斜风细雨打船头。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