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海经·大荒南经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在南海以外,赤水的西岸,流沙的东面,生长着一种野兽,身体的左右两侧各长着一个脑袋,名称是?踢。还有三只青色的野兽交相合并着,名称是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一座山叫阿山。南海的当中,有一座泛天山,位于赤水的尽头处。在赤水的东岸,有个地方叫苍梧野,帝舜与叔都葬在那里。这里有花斑贝、离朱鸟、鹞鹰、老鹰、乌鸦、两头蛇、熊、罴、大象、老虎、豹子、狼、视肉怪兽。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一座荣山,荣水就从这座山发源的。在黑水的南岸,有一条大黑蛇,正在吞食麈鹿。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有一座山叫巫山,在巫山的西面有黄鸟。天帝的药就藏在巫山的八个斋舍中。黄鸟在巫山上专门监视那条大黑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最荒远之地中有一座不庭山,这里是荣水的尽头处。有一种人,长着三个身子,帝俊的妻子娥皇,生了这个三身国的祖先,这个国家的人姓姚,以黍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那里有一个深潭,呈四方形,四边都与外面相通,北边与黑水相连,南边与最荒远的地方相连,北边是少和渊,南边是从渊,这里是舜沐浴的地方。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又有一座成山,甘水最终流到这座山。有个国家叫季禺国,他们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饭。还有个国家叫羽民国,这里的人都长着羽毛。又有个国家叫卵民国,这里的人都产卵而又从卵中孵化生出。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不姜山,这里是黑水的尽头处。这还有一座贾山,汔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言山、登备山、恝恝山。还有一座蒲山,澧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隗山,它的西面蕴藏有丹雘,它的东面蕴藏有玉石。又往南有座高山,漂水就是从这座山中发源的。又有座尾山。还有座翠山。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个国家叫盈民国,这里的人姓於,以黍为食物。又有人正在吃树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有个国家叫不死国,这里的人姓阿,以甘木为食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叫做去室山。去痓也是一种植物,它在山的南边能结果,在山的北边则不能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在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是人的面孔,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这个神叫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个神人名叫因乎,南方人单称他为因,从南方吹来的风称作民,他处在大地的南极主管风起风停。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一座襄山,另外有一座重阴山。有一个人在吞食野兽肉,他叫季厘。帝俊生了季厘,所以称作季厘国。有一个缗渊。少昊生了倍伐,倍伐被贬住在缗渊。有一个呈四方形且高出地面的水池,名叫俊坛。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有个国家叫臷民国。帝舜生了无淫,无淫被贬在臷这个地方居住,他的子孙后代就是所谓的巫臷民。巫臷民都姓盼,以谷为食物,他们不用纺织,自然有衣服穿;不用耕种,自然有粮食吃。这里生长着擅长唱歌跳舞的鸟,鸾鸟在自在地歌唱,凤鸟在自由地跳舞。这里有各种野兽,成群聚居在一起。这里还是百谷聚集生长的地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叫做融天山,海水从南面流进这座山。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一个神人叫凿齿,羿射死了他。有一座山叫做蜮山,那里有个蜮民国,国中的人都姓桑,以黍为食物,也用箭射蜮当食物。有人正在拉弓射黄蛇,名叫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座山叫做宋山,山中有一种红颜色的蛇,名叫育蛇。山上还有一种树,名叫枫木。枫木,原来是蚩尤死后所丢弃的手铐脚镣,这些刑具就化成了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个神人正咬着老虎的尾巴,他的名字叫祖状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有一个由三尺高的小人组成的国家,名叫焦侥国,国中的人都姓几,吃的是优良谷米。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涂山,青水最终流到这座山。还有座云雨山,山上有一棵树叫做栾。大禹在云雨山砍伐树木,发现红色岩石上忽然生出这棵栾树,黄色的茎干,红色的枝条,青色的叶子,诸帝就到这里来采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个国家叫伯服国,颛顼的后代组成伯服国,这里的人吃黄米饭。有个鼬姓国。有座苕山。又有座宗山。又有座姓山。又有座壑山。又有座陈州山。又有座东州山。还有座白水山,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下来汇聚成为白渊,是昆吾的师傅洗澡的地方。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一个叫张宏的人,正在海上捕鱼。海里的岛上有个张宏国,国中的人以鱼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有一种人,长着鸟的嘴,生有翅膀,正在海上捕鱼。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
在大荒当中,有个人名叫驩头。鲧的妻子是士敬,士敬生个儿子叫炎融,炎融生了驩头。驩头长着人的面孔而鸟一样的嘴,生有翅膀,吃海中的鱼,凭借着翅膀行走。也把苣、穋、杨树叶做成食物吃。于是有了驩头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帝尧、帝喾、帝舜都葬埋在岳山。这里有花斑贝、三足乌、鹞鹰、老鹰、乌鸦、两头蛇、视肉怪兽、熊、罴、老虎、豹子;还有朱木树,是红色的枝干、青色的花朵、黑色的果实。有座申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
有一座山叫盖犹山,山上生长有甘柤树,枝条和茎干都是红的,叶子是黄的,花朵是白的,果实是黑的。在这座山的东端还生长有甘华树,枝条和茎干都是红色的,叶子是黄的。有青色马。还有红色马,名叫三骓。又有视肉怪兽。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一种身材特别矮小的人,名叫菌人。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有一座南类山,这里有遗玉、青马、三骓马、视肉、甘华,各种谷物都在这里生长。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