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忠义出天资
忠义守节之士,出于天资,非关居位贵贱、受恩深浅也。王莽移汉祚,刘歆以宗室之隽,导之为逆,孔光以宰相辅成其事。而龚胜以故大夫守谊以死;郭钦、蒋诩以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以儒生,皆去官不仕;陈咸之家,至不用王氏腊。萧道成篡宋,褚渊、王俭,奕世达官,身为帝甥、主婿、所以纵臾灭刘,唯恐不速;而死节者乃王蕴、卜伯兴、黄回、任侯伯之辈耳。安禄山、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垍、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而甄济、权皋、刘海宾,段秀实,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捐身立节,名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屦乎!
忠贞道义保持节操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天赋,跟所处的地位高低,所受的恩惠多少没有关系。王莽纂夺了汉朝的皇位,刘歆身为汉朝宗室中才智出众的人却诱导王莽叛逆汉朝,孔光身为宰相也帮助王莽促成其事。而龚胜作为免职的大夫遵守道义而死;郭钦、蒋诩作为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作为读书人,都抛弃官职不求仕进;陈咸的家中,甚至不采用王莽的年终祭礼。萧道成篡夺了南朝宋的政权,褚渊、王俭,都是历代显达的官宦,身为皇帝的外甥、主上的女婿,怂恿鼓动颠覆刘宋的作为,只嫌不够快速;面为保持气节而死的人竟是王蕴、卜伯兴、黄回、任侯伯这些人罢了。安禄山、朱泚叛乱.陈希烈、张均、张垍、乔琳,李忠臣,身为宰相做了他们的助手;而甄济、权皋、刘海宾、段秀实,有的作为军营分署中的小官,有的作为被罢免贬斥的卿相,献出生命建立名节,声名震动全国。人是否贤良,相差的哪里只是天上地下呀!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