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术类·卷二
◎纪文达奏对
纪河间性坦易,喜滑稽,名言隽语流播最多,相传其奏对之敏捷,亦为一时朝士所深佩。嘉庆初,实录馆请议叙,或言其过优,仁宗以问公,公不言可否而对曰:“臣服官数十年,无敢以苞苴进者,惟戚友浼臣为其先人题主或铭墓,虽厚币辄受之矣。”上恍然曰:“然则朕为先帝推恩,何嫌其厚?”遂如所请行。此犹小事也。乾隆某年,考试差后,有宣布前列诗句者,台臣密以告。将兴狱矣,高宗召公问之,公顿首曰:“如臣即泄漏者。”问何故,曰:“书生习气,见佳作必吟哦,或记诵其句,欲访知为何人手笔,则无意中不免泄漏矣。”天颜大霁,遂寝其事。
◎于成龙政绩
时于清端公成龙总督两江,素清介,抵任时,群吏饰厨传不受、馈饩牵不受,一郡不知所为。按察使某公,年家子也,从容言公过清严,则上下之情不通,某意欲具一餐为雅寿,公笑曰:“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按察使喻意,出以千金为募。雷翠亭者,名捕也,出而受金,司府县握手嘱曰:“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翠亭质妻子于狱,侦知鱼方会群盗张饮秦淮,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鱼望见疑之,刃肉冲其口,雷仰而吞,神色不动。鱼咋曰:“子胡然?子非丐也。子为于清天来擒我耳。行矣,健儿肯汝累乎!”
翠亭再拜,群役入,跪而加锁,拥之赴狱,司府县贺于衢。是夕,公秉烛坐,梁上砉然有声,一男子持匕首下,公叱何人,曰:“鱼壳也。”公解冠几上,指其头曰:“取。”鱼长跪笑曰:“取公头不待公命也。方下梁时,如有物击我手,不得动,方知公神人。某恶贯满矣。”自反接,衔匕首以献,公曰:“国法有市曹在。”呼左右饮以酒,缚至射棚下,许免其妻子。迟明,狱吏报失盗,人情汹汹,司府且相贺者转而为尤,趋辕将跪谢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市。
◎阿文成治河
阿文成公持节堵青龙冈工,副将李荣吉以为进占得占,大工所深忌,宜缓之,得突而后进,以防陡蛰。文成斥其挠众,急趣之。既合龙,文武皆贺,惟荣吉不至。召之,则于坝上再拜使者曰:“为荣吉谢公相,坝实未稳固,荣吉不敢以贺公相故。”离工致疏虞,督土料追压,阅两日竟不守。文成中夜闻坝蛰,驰至,荣吉已挂缆落水。文成令曰:“能生之者,官擢三等,兵吏赏千金。”未几,舁荣吉至,文成垂涕,亲去其湿衣,以上赐黑狐端罩护之,良久乃苏,文成遂自劾而荐荣吉。窃谓李副将胆识过人,不阿贵近,其才岂独可以任河工;而文成忠实勿欺,不肯屈人材以怙己过,震无咎者存乎悔。宗臣器量,洵乃可法可师。
◎徐文定
徐文定公元梦,舒穆禄氏,杨武勋王裔也。公父生公时,梦一老叟至,自云徐姓,因以命名为志。公中癸丑文进士,与韩慕庐同榜。高不逾人鼻,艴然为紫缨络。性和霭,遇大节侃侃。雍正中,廉王允祀、贝子允禟以觊觎大器,世宗命诸大臣议其罪,公首言:“二王之罪,诚不容诛,愿皇上念手足之情,暂免一时之死”等语。情词肫挚,上为之动容,寻以罪谪为中书舍人。公即抱案牍、持铅管,从事诸同侣有逊之者,公曰:“否,此仆之职,敢不黾勉从事。”退与诸舍人讲寅谊,其不苟也如此。其孙舒文襄公,复以勋业见称于世。
◎德大冢宰
德大冢宰瑛,由伊犁披甲,官参佐领,经阿文成保举改授京卿,清慎勤恪,名德老成人也。官司寇时,会同宗令、宗正、亲王等,审讯府库失银一案。众欲坐两库丁罪,开释原窃主,以全宗室谊。公云:“国有常刑,案从其实。果宗室人犯窃,罪无可贷,尚有议亲典在,只圈禁耳。若卸坐库丁,则妄杀两无辜矣。”执不从,众不能强。又本部失银一案,审究数月,库丁时认时翻,不得赃据。
承审官请用大刑,众堂官并总理之大学士蔗林先生均已画诺,公执不画,责承审者云:“未有时值热审,尚敢擅请大刑,且并无赃据,安得妄用此以求赃耶?”众色沮,蔗林先生亦甚钦服。刑部堂官,每月得饭食银八十金,长牧庵麟来摄事,知公苦况,嘱所司者以此分移送公,公云:“我苦自有我所应得,长公即无需此,此非私物也,乃国家豢养之费,安得强为我有耶?”其操行办事,岂寻常具臣所可比哉!闻公精翻译,在新疆时,曾将朱子《通鉴纲目》翻译一过,其根柢有自来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