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术类·卷一
◎刘文正值军机
刘文正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数十年中,目中并未见有此等气象者。每直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只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后高云从案,大臣多罹罪者,独不及公。其端严慎密如此。
◎姚制府
姚制府启圣,从良亲王平耿逆有功。《随园文集》载其任南海令,前官有亏空数万,公尽任之,解其囚使去,而己铸十万弹,往谒良亲王。王与之语。大奇之,因檄两广有司均其所亏云云。余闻姚氏子云:公为亏空事已罢官,解送归旗,抵扬州,暂寓于两淮商程氏家。次早,公起沐面,程氏子窥其貌伟然,语其父曰:“某县令非久在人下者,昨闻其为前官代认亏空罢斥,吾家广蓄赀财,何不可借彼以偿国帑,使彼得复其官,他日必获其报也。”其父从之。公因得复官,及后大用,以十倍偿程氏子,程氏因而致富。
◎汤文正抚吴
汤文正斌抚吴时,有司报湖荡莲芡,公驳还,吏固以例请,曰:“例自人作,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且莲芡或不岁岁熟,一报部即为永额,欲去之得乎?”常熟县奴讦告其主父,国初时得隆武伪札,迫主远遁,欲据有主妇。公曰:“国家屡更大赦,此草昧事,何足问,而逆奴以协其主乎?”追札燔之,毙奴杖下。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学识纯粹,世惜其用之未尽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学宗孙夏峰先生,自言为方面时,居官行政,只遵宁陵吕叔简《从政录》,行之不尽。惜文集不全,今所刊《汤子遗书》数种,皆失本来面目。
◎其二
汤文正抚苏,奏毁上方山五通神庙,世以比之狄梁公、程明道,至今啧啧。考同时汉军郭尚书世隆督浙闽时,闽俗信鬼,多淫祠,黠者敛钱民间,辄数十万,尚书檄诸州县毁之。离省治八百里,有山奉五显神,庙貌壮丽甲闽中,一日野火自起,烬无寸椽,火熄而檄适至,仁廉刚直之气震慑淫昏。公是举可质文正矣。
◎其三
汤文正公抚苏,步访徐枋,枋避而不见。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慕。考后汉陈蕃守豫章,礼下徐稚;守乐安日,亦特设一榻,以待周ギ。自来贤者莅官,固无不以访隐求贤为汲汲也。当文正赴岭北道任时,雇一骡,载幞被出关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文正之奏革淫祀,投五通神像于湖中,世多纪之。先是,上方山民,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可知淫昏气焰,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亦早有定数也。
汤文正内召去苏,其夫人乘舆出,有败絮堕其舆前,老少见者为泣下。至京,贫益甚,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汤尚书矣。”先义行公,最喜谈于清端、陆清献及文正遗事,尝训人曰:“清俭未必皆名臣,名臣未有不清俭。”
◎陆稼书先生
稼书先生权直隶平山时,偶入都,同年徐健庵司寇来会,具述时相明珠仰慕意,劝先生往投刺。先生以县务倥偬,不敢久留京师为辞,越日来束装行矣。先生作宰时,尝作《劝盗文》,遣吏往狱中诵读,大略谓:“一念之差,不安生理,遂做出此等事来,受尽苦楚,然人心无定,只将这心改正,痛悔向日的不是,如今若得出头,从新做个好人,依旧可以成家立业”等语,一时狱中痛哭失声。
呜呼!今之从政者,特患无先生用心耳。清献以康熙壬申十月归道山,明年冬,会推直隶江南学院,廷臣咸拟翰詹大僚,上皆不允,特旨直隶著李光地去、江南著陆陇其去。相国王文靖公熙奏称,陆某已经身故,上曰:“何不启奏?”对曰:“七品官在籍身故,无启奏例。”上嗟叹久之,曰:“本朝如这样人,不可多得了。”清献贞廉忠鲠,没后犹受知君王若此。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礼记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