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方·肾劳第三
(论一首 方五首)
论曰∶凡肾劳病者,补肝气以益之,肝旺则感于肾矣。人逆冬气,则足少阴不藏。肾气沉浊,顺之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关格,病则生矣。
栀子汤
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未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栀子仁 芍药 通草 石苇(各三两) 石膏(五两) 滑石(八两) 子芩(四两) 生地 榆白皮 淡竹叶(切各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根粉
治肾劳热,阴囊生疮方。
麻黄根 石硫黄(各三两) 米粉(五合)
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治肾劳热妄怒,腰脊不可俯仰,屈伸煮散方∶
丹参 牛膝 葛根 杜仲 干地黄 甘草 猪苓(各二两半) 茯苓 远志 子芩(各一两十八铢) 五加皮 石膏(各三两) 羚羊角 生姜 橘皮(各一两) 淡竹茹(鸡子大)
上十六味治下筛为粗散,以水三升,煮两方寸匕,绵裹之时时动,取八合为一服,日二治虚劳,阴阳失度,伤筋损脉,嘘吸短气,漏溢泻下,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随落方(随一作堕)∶
萆 麦冬 生地 桂心 杜仲 枣肉(各一升上六味 咀,以酒一斗五升,渍三宿,出曝干复渍,候酒尽取干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二。
治肾劳虚冷,干枯忧恚内伤,久坐湿地则损肾方∶
秦艽 牛膝 川芎 防风 桂心 独活 茯苓(各四两) 干姜(一作干地黄) 麦冬 地骨皮(各三两) 侧子 杜仲(各五两) 石斛(六两) 丹参(八两) 五加皮(十两) 薏苡仁(一两) 大麻子(二升)
上十七味 咀,以酒二斗渍七日,每服七合,日三服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