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柏夭曰:□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人名。膜音莫),以为殷人主(主,谓主其祭祀,言同姓也)。
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似说古之贤圣所居)。爰有大木硕草(硕,大也)。爰有野兽,可以畋猎。
戊午,□之人居虑(古畴字,居虑名),献酒百□于天子(百下脱盛酒器名)。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出东南隅而东北流。皆见《山海经》)。爰有鸟之山(音甄,一音栴),天子三日舍于鸟之山。□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黄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见《新语》),而封□隆之葬(隆上字疑作丰,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亦犹黄帝桥山有墓。封,谓增高其上土也,以标显之耳),以诏后世(诏谓语之)。
癸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蠲者,洁也。洁齐祭神曰禋。《书》“天子禋于六宗”。蠲,音圭)。
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此泽出珠,因名之云。今越巂平泽出青珠是),以钓于氵不水。曰:珠泽之薮,方三十里(泽中有草者为薮)。爰有萑苇、莞蒲(莞,葱蒲,或曰莞蒲,齐名耳。关西云莞。音丸)、茅萯(萯今菩字,音倍)、蒹(蒹,薕也,似萑而细,音兼)葽(莠属。《诗》曰“四月秀要”)。珠泽之人乃献白玉,□只,□角之一,□三,可以□沐,乃进食,□酒十,□姑劓九,□亓味中麋胃而滑(中犹合也)。因献食马三百(可以供厨膳者),牛羊三千。天子□昆仑(此以上似说封人于昆仑山旁),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珤(欲以崇表圣德,因用显其功迹)。天子乃赐□之人□吾,黄金之环三五(空边等为环),朱带贝饰三十(《淮南子》曰“贝带鵕鸃”,是也),工布之四。□吾乃膜拜而受(今之胡人礼佛,举手加头,称南膜拜者,即此类也。音模)。天子又与之黄牛二六(以为犠牲种)以三十□人于昆仑丘。
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孳木华不畏雪。天子于是取孳木华之实,持归种之(孳音滋),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炁条适也),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淮南子》曰:“昆仑去地一万一千里,上有曾城九重,或上倍之,是谓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经相及。《山海经》云:明明昆仑玄圃各一山,但相近耳。又曰:实为帝之平圃也)。天子于是得玉荣枝斯之英(英,玉之精华也。《尸子》曰“龙泉有玉英”,《山海经》曰“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是也),曰:舂山,百兽之所聚也,飞鸟之所栖也。爰有□兽食虎豹,如麇而载骨,盘□始如麕,小头大鼻(麕,獐是也)。爰有赤豹、白虎(《诗》曰“赤豹黄罴”)、熊罴、豺狼、野马、野牛、山羊、野豕(今华阴山有野牛、山羊,肉皆千斤)。爰有白鶽青雕,执犬羊,食豕鹿(今之雕亦能食麕鹿)。曰: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於县圃之上,以诏后世(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汉武帝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壬申,天子西征。
甲戌,至于赤乌。赤乌之人丌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九百,羊牛三千,穄麦百载(穄,似黍而不黏)。天子使祭父受之,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与周同始祖),大王亶父(即古公亶父字也)之始作西土(言作兴于岐山之下。今邑在扶风美阳是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太伯让国入吴,因即封之于吴),诏以金刃之刑(南金精利,故语其刑法也),贿用周室之璧(贿,赠贿也),封丌璧臣长季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昆仑山出美玉石处,故以语之),以为周室主。天子乃赐赤乌之人丌默乘四(周礼,大夫乘墨车),黄金四十镒(二十两为镒),贝带五十,朱三百裹。丌乃膜拜而受(裹,音罪过之过。丌,名。赤乌,人名也),曰:□山,是唯天下之良山也。珤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硕美。天子于是取嘉禾,以归树于中国(汉武帝取外国香草美菜种之中国)。曰:天子五日休于□山之下。乃奏广乐,赤乌之人丌好献二女于天子(所以结恩好也),女听、女列,以为嬖人(一名听,名失,一女名下文)。曰:赤乌氏,美人之地也。珤玉之所在也。己卯,天子北征,赵行□舍(赵,犹超腾。舍,三十里)。
庚辰,济于洋水(洋水,出昆仑山西北隅而东流。洋,音详)。
辛巳,入于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戏,国人名也),乃献食马九百,牛羊七千,穄米百车。天子使逢固受之(逢固,周大夫)。天子乃赐曹奴之人戏□黄金之鹿,白银之麕(今所在地中,得玉肫金狗之类,此皆古者以赂夷狄之奇货也),贝带四十,朱四百裹。戏乃膜拜而受。
壬午,天子北征,东还(从东头而还归)。
甲申,至于黑水(水亦出昆仑山西北隅而东南流),西膜之所谓鸿鹭(西膜,沙漠之乡。以言外域,人名物与中华不同。春秋叔弓败莒师于濆水,《穀梁传》曰“狄人谓濆泉失名,号从中国,名从主人”之类也),于是降雨七日,天子留骨六师之属(穆王马骏而御良,故行辄出从众前)。天子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河(即长臂人也。身如中国,臂长三丈,魏时在赤海中得此人裾也。长脚人国,又在赤海东,皆见《山海经》),是惟昆仑鸿鹭之上,以为周室主。是曰留胥之邦(因以名之)。
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即《山海经》:玉山,西王母所居者),容成氏之所守。曰:群玉田山,□知,阿平无险(言边无险阻也),四彻中绳(言皆平实),先王之所谓策府(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寡草木而无鸟兽(言纯玉石也)。爰有□木,西膜之所谓□,天子于是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环珮之属),载玉万只(双玉为瑴,半瑴为只。见《左氏传》)。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休,游息也),乃命邢侯待攻玉者(待留之也。邢,今广平襄国县)。
孟秋丁酉,天子北征,□之人潜旹(潜旹,名也),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重慎费其牢牲,礼也)。柏夭曰:□氏,槛□之后也。天子乃赐之黄金之罂三六(即盂也,徐州谓之罂),朱三百裹。潜旹乃膜拜而受。
戊戌,天子西征。
辛丑,至于剞闾氏(音倚)。天子乃命剞闾氏供食六师之人(天子六军。《诗》曰“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于铁山之下。壬寅,天子登于铁山,祀于郊门。乃彻祭器于剞闾之人(以祭馀胙赐之)。温归乃膜拜而受(温归,名也)。天子已祭而行,乃遂西征。
丙午,至于鄄韩氏(鄄,之然切)。爰有乐野温和,穄麦之所草(此字作下早,疑古茂字),犬马牛羊之所昌(昌,犹盛也),珤玉之所□。
丁未,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衍,坟之下者,见《周礼》),乃命六师之属休。己酉,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鄄韩之人无凫乃献良马百匹,服牛三百(服,可服用者),良犬七千(良调习者),牥牛二百,野马三百,牛羊二千,穄麦三百车。天子乃赐之黄金银罂四七,贝带五十,朱三百裹。变□雕官。无凫上下乃膜拜而受(疑古上下字,今夷狄官多复名)。
庚戌,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曰乐池(因改名为乐池,犹汉武改桐乡为闻喜之类)。天子乃树之竹(种竹池边),是曰竹林(竹木盛者为林)。
癸丑,天子乃遂西征。
丙辰,至于苦山,西膜之所谓茂苑。天子于是休猎,于是食苦(苦,草名,可食)。
丁巳,天子西征。己未,宿于黄鼠之山,西□,乃遂西征。
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中庸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