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正赏
赏者,所以辩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于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评。评正而赏翻,则情理并乱也。
由今人之画鬼魅者易为巧,摹犬马者难为工,何也?鬼魅质虚,而犬马质露也。质虚者,可托怪以示奇;形露者,不可诬罔以是非,难以其真而见妙也。托怪于无象,可假非而为是;取范于真形,则虽是而疑非。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悕管仲之谋,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子云之美。以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亚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耶?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出于善恶混揉,真伪难分,摹法以度物为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
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战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辩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灵均,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昔二人评玉,一人曰好,一人曰丑,久不能辩。客曰:“尔来入吾目中,则好丑分矣!”夫玉有定形,而察之不同,非好相反,瞳睛殊也。堂珠黼幌,缀以金魄,碧流光霞,耀烂眩目,而醉者眸转,呼为焰火,非黼幌状移,自改变也。镜形如杯,以照西施,镜纵则面长,镜横则面广。非西施貌易,所照变也。海滨居者,望岛如舟,望舟如凫,而须舟者不造岛,射凫者不向舟,知是望远,目乱心惑也。山底行者,望岭树如簪,视岫虎如犬,而求簪者不上,亡犬者不往呼,知是望高,目乱而心惑也。至于观人论文,则以大为小,以能为鄙,而不知其目乱心惑也,与望山海不亦反乎?
昔者仲尼先饭黍,侍者掩口笑;于游扬裘而谚,曾参指挥而哂。以圣贤之举错非有谬也,而不免于嗤诮,奚况世人未有名称,其容止文华,能免于嗤诮者,岂不难也?以此观之,则正可以为邪,美可以称恶,名实颠倒,可为叹息也。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前闻,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爝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梁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