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思顺
七纬顺度,以光天象;五性顺理,以成人行。行象为美,美于顺也;夫人为失,失在于逆。
故七纬逆则天象变,五性逆则人道败。变而不生灾,败而不伤行者,未之有也。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蹇利西南,就土顺也;不利东北,登山逆也。是以去湿就燥,火之势也;违高从下,水之性也。今导泉向涧,则为易下之流;激波陆山,必成难升之势。水之无情,犹知违逆趣顺,矧人心乎?
故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昔祸之府。由是观之:逆性之难,顺性之易,断可识矣。
今使孟说引牛之尾,尾断膑裂,不行十步。若环桑之条,以贯其鼻,縻以寻绹,被发童子,骑而策之,风于广泽,恣情所趣。何者?十步之行,非远于广泽,被发之童,非勇于孟说,然而近不及远,强不如弱者,逆之与顺也。
司马蒯聩,天下之攻剑者也。令提剑锋而掉剑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而况金甲乎?若提其觚而掉其锋,虽则凡夫,可以陆斩犀象,水截蛟龙矣。顺理而行,若执剑觚,逆情而动,如执剑锋,欲无伤乎,岂可得乎?
后稷善播植,不能使禾稼冬生,逆天时也。禹善治水,凿穴川,不能回水西流,逆地势也。人虽才艺卓绝,不能悖理成行,逆人道也。故循理处情,虽愚蠢可以立名;反道为奇,虽贤哲犹有祸害。君子如能忠孝仁义,履信思顺,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