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缘由
南宋偏安江南,广西变成派官、经商的重要门户,士子官商都想了解此地。曾在广西为官6年的周去非归乡后,就因为穷于酬答那些打听岭南情况的访客,从而写出一部《岭外代答》。这部书稿不但为宋人解渴,还成为后世研究广西地方史、宋代海外交通及亚非古国的珍贵文献。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自序中说,他写此书是因为回乡后亲故相劳苦,问以绝域事,应酬倦矣,有复问仆,用以代答。可见当时岭南风物是时髦话题,周去非在广西的见闻足以成为带有传奇色彩的谈资。
但后世研究认为,代答亲故只是周去非自谦的说词。他在广西时已经处处留心,自序云随事笔记,得四百余条,而且所记皆为疆场之事、经国之具、荒忽诞漫之俗、瑰诡谲怪之产,这明显是在为日后写志书做准备。异时训方氏其将有考于斯才是他作书的真正动机,即供时人与后世参考,从而达到他立言的目的。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