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前回说铜锤李,李大人,原本是辽东人氏,双讳持钧,表字镜轩。因有一身绝好的武艺,惯使两柄熟铜流星锤,所向无敌,因此人给他上个徽号,叫做“铜锤李”。年轻的时候,因老大人在江苏做官,便随任读书,所以,虽则祖居北地,却是生长南方。气宇轩昂,人才表表;方面大耳,虎背熊腰。论文,下笔千言;说武,穿杨百步。自幼便有大志,不肯以一笔一墨见长。因此,老大人就不肯拗他的性儿,便替他援例报捐知县,以成全他仁民利物的志向。
这是贤父母因材施教的道理,是天下做老家儿的所当效法的。往往人家子弟聪明伶俐,敢作敢为,就是不能埋头伏案做老学究的功课,无奈这为父母的偏偏指望他读书,想要中举中进士,点翰林,盼个正途出身。却也不能说他不是正经道理,哪知道正与他儿子的脾气不对,一年耽误一年,反弄得一事无成,青春枉度,到后来要另改旁的主意也来不及了。所以,教子弟读书,只要他明白道理便是真实受用,倘固执成见,妄想发科发甲,却是误人不浅。即如李公的父母,若然不是明白,定规要他念书,巴结正途功名,则功业成就反未可知。
闲言少叙,且说他做州县的公案。
这公案从哪里说起?倘平铺直叙,未必处处都有奇闻,案案皆为异事,无非是行香拜庙、拦轿呼冤、枷杖发落及驱逐流娼、捉拿赌博、访察讼师、严办地棍。这些寻常案件,处处皆然,年年多有,演说些老生常谈,岂不令看此书的讨厌?今只得将稀奇的案卷,拣那紧要的编出,其余寻常公牍,一切概不登录。庶几买此书的不枉费钱文,看此书的不虚耗目力,乃编书的一片苦心,并非偷工减料。倘必说道:李公做过某县,为何不编?李公署过某州,因何漏载?某事在前,因何落后?某事在东,为何说西?这实是编书的限于才力,迫于篇幅,尚乞看书诸公包涵。这过节儿不得不预先交代明白。
今先说他未做官以前一段奇闻:李公随任的时候,由江苏到浙江公干,禀明堂上,独自出门。皆因李公素性不爱排场,最不喜的是跟班、家丁前呼后拥,所以江浙相去数百里之远,竟不要人跟随。为的是阅历程途,操练筋骨。正是有心人的深谋远虑,非少年哥儿怕拘束的可比。因此,家中上人也能放心。
不然,宦家公子岂有独自出门的理?
却说李公自从出得家门,手携行李,也不坐轿,也不骑马,走尽大街,便将行李扛起,将雨伞柄挑在肩上,大踏步望官塘大路行来。饥餐渴饮,不一日到了嘉善地方。
这嘉善是个热闹去处,虽非六街三巷,富丽繁华,却也是一条五里长的大街,两边各行店铺收拾得十分齐整。李公一面行路一面看那街上买卖。不觉迎面横着一条极高大的石桥,桥上有一酒饭面店,上写着“天河馆”三个大字,两边挂着“三鲜大面、十锦小碗”的招牌。李公走上桥来,望里看去,装修座落倒也清幽洁净。便转过身来,踱进店门,到里间靠窗的一副座上落下,将行李放在身边的板凳上,雨伞就横在旁边。跑堂的便带笑过来,说:“客人用酒?用饭?今天有新鲜的大活鲤鱼,还有新出水的活剥虾仁。要酒有牛庄高粱、陈陈绍兴、玫瑰佛手露,请客人随便点用。”一面说,一面将一双乌木筷、两碟小菜、一只五彩花酒杯放在桌上。李公正在思想,堂倌又说道:“近来本馆新添鱼翅、扒鸭。客人爱吃,也可零拆。”
李公说道:“你说这许多,我一概不用。你给我来二两烧酒,一大碗清汤面。”堂倌说:“菜呢?”李公伸手指桌面上话道:“这两碟小菜就足够我吃的了。”堂信心知没大意思,将嘴一撇,手拿带手,回头高声的叫道:“烧刀二两,清水面一碗。”
少停,酒已烫热,便拿来放在桌上,回身就走。李公也不去理他,一边斟酒慢慢的饮,一边望窗下河边上观望。
此时正在二月劲三月初天气,柳绿桃红,风和日暖,河沿上有淘米的,有洗菜的,有净衣服的,尽是妇女,却老少不一。岸上有十几个小孩放风筝。有一个小风筝钩住柳梢上,咋也下不来。一中年轻人替他拿竹竿去挑拨,竹竿短树株高,又够不着。李公正看得出神,忽听得一棒锣声,喤喤震耳,李公突地的吓了一跳。正是:春风三月桃花浪,惊起鸳鸯拍岸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