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
《列子》一书作为先秦经典著作,历代研究者不断,历代列子注疏已经多达百十余部注本。有《统略》,《指归》,《释文》,《音义》,《章句》,《笺释》、《注》、《解》。惜这些列子学著作大多没有流传下来,留存至今的版本多流散世界各地图书馆或被个人收藏。注疏:
晋
《列子注》张湛撰,张湛借鉴佛教思想以发展玄学理论。在《列子注》中,张湛援引无常,对佛教的抽象思辨方法和深邃哲理进行了吸收和转化;对世间人生现象的存在进行考察,以世间的无常论本体的有、无;试图融通玄佛。
自元代起,便有人将殷、陈《列子释文》混入张湛注中,不知者多将《释文》亦认作张湛注,明顾春校订世德堂本《列子》即为其代表。而近代出土的敦煌本列子古注本节抄至少可证明,今本《列子》书经文中有张湛注文羼入。
唐
《冲虚经解》卢重玄撰,学者向以张湛比况注庄之郭象,以卢重玄比况注庄之成玄英。
《列子释文》殷敬顺撰
《列子治要》魏征撰
宋
《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宋微宗撰
《冲虚至德真经解》江遹撰
《冲虚至德真经注》范致虚撰
《冲虚真经评点》刘辰翁撰
金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高守元撰
元
至清朝民国时期还流传有元代吴澄《列子解》可惜至今还未传于世。
近代
杨伯峻《列子集释》
药默生《先秦诸子文选·列子选注》
张松辉 《新译冲虚至德真经》
陈广忠《列子 珍藏本》
高晨阳 《冲虚经》
方勇《子藏·道家部·列子卷》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