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列子著作为,有旧本二十篇,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订而成八篇之数,《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御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他人整理的八篇。
书内有大量先秦寓言、神话传说、养生故事等,书中旨意本于黄、老,归同于老、庄。
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神话传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为当今社会主义的和谐风习与全民健康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列子》是有必要认真阅读的。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汉朝时刘向所整理之《列子》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校订而成八篇之数,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134章,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