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考究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所附汉孔安国后序说:《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后来《孔子家语》乃散在人间,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言,安国于是因诸公卿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通考》还引孔安国之孙孔衍奏言:,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者。安国为改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次《孔子家语》。既毕讫,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
这说明,《家语》是一部重要的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但自宋代以来,《家语》被疑为是王肃的伪作,以致埋没了《家语》在孔子及其弟子研究中的价值。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道家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