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版本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至北宋时,翰林学士王洙在宫藏书匮中发现蠹简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书分上、中、下3卷,实为《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金匮》时,依据此本,删去上卷伤寒部分,保留中、下两卷杂病和妇人病两部分,并把下卷方剂分列各证之下,重新编成《金匮要略方论》,分为上、中、下3卷,其文字自此基本定型,并由此演变出各类版本。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的《金匮要略方论》初刊在宋治平三年,但原刊本已佚。南宋时有一版本为书帕本,此本虽已早佚,但现存一种明代无名氏据南宋书帕本的仿刻本,曾收藏于日本聿修堂中,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亦存一部。元代根据南宋书帕本的复刻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种,书名为《新编金匮方论》,卷首有邓珍序,作序时间为至元庚辰,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种《金匮要略》刊本。,明代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在刊《仲景全书》时据邓珍本重新刊刻的《金匮要略方论》,为现存较早、且为国内学者公认较好的《金匮》传本。明嘉靖年间俞桥氏刊《金匮要略方论》,1929年商务印书馆所编《四部丛刊》中之《金匮要略》初印本即据俞本影印。明万历二十九年吴勉学校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时刊入《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四部丛刊》第2次刊印改用吴本,不再用俞桥本。清以后刊本较多,主要有康熙二十二年文瑞堂刊本,康熙六十年宝纶堂刊本,光绪二十年成都邓氏崇文斋刊本,以及1912年江东书局石印本,1954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