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整理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西晋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10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到北宋仁宗时,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有3卷。上卷讲伤寒病,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至神宗熙宁时,宋廷召集林亿等人对此节略本进行校订。因为《伤寒论》已有比较完整的王叔和编次的单行本,于是就把上卷删去,,而只保留中、下卷。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3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后人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
- 推荐作品: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小五义
- 白牡丹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