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周语·定王论不用全烝之故
晋侯使随会聘于周,定王享之肴烝,原公相礼。范子私于原公,曰:“吾闻王室之礼无毁折,今此何礼也?”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
晋景公派遣随会出使王室,周定王用肴烝宴请他,大臣原公作陪。随会私下对原公说:“我听说王室的礼宴是不毁折牲体的,现在这个事什么礼节呢?”定王看到他们在交谈,便叫来原公询问,原公把随会说的话告诉了定王。
王召士季,曰:“子弗闻乎,褅郊之事则有全烝,王公立饫则有房烝,亲戚宴飨则有肴烝。今女非他也,而叔父使士季实来修旧德,以奖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贻女。余一人敢设饫褅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且唯戎狄则有体荐。夫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其血气不治,若禽兽焉。其适来班贡,不俟馨香嘉味,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时相见,将和协典礼,以示民训则,无亦择其柔嘉,选其馨香,洁其酒醴,品其百笾,修其簠簋,奉其牺象,出其樽彝,陈其鼎俎,净其巾幂,敬其祓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于是乎折俎加豆,酬币宴货,以示容合好,胡有孑然其郊戎狄也?
定王叫来随会,对他说:“您没有听过吗,褅郊祀典有全烝,王公宴享有房烝,招待亲戚则有肴烝。今日您不是外人,是晋侯派来重申晋与王室的友好关系,辅助我们周王室。所以用先王的宴饮之礼,来款待您。我怎么敢设全烝、房烝呢,它虽然丰富却不是亲戚宴享之礼,而且还违背了成例,损害了过去的友好关系。王室只有招待戎狄之人时才用全牲。戎狄之人轻率而不修边幅,贪心而不讲礼让。这种人的素质如果不加以调教,就会像禽兽一般。他们来献纳贡赋时,不必用精致的酒食,所以让他们坐在门外而由舌人把全牲给他们食用。现在你们晋国是王室的兄弟,按规定来朝见天子,所以要用适宜的典礼招待,以此给人们做个好榜样,因而择取了鲜美的牲肉,选用了芬香的配料,精制了甜醇的酒醴,配备了佐餐的果品,备下了簠簋,捧来了牺象,抬出了樽彝,安放了鼎俎,洗净了巾幂,恭敬地清扫了殿堂,切好了牲肉而一起来宴饮享用。于是就有了待客的礼仪,酬宾的礼物,用以表示亲近友好,怎么能像对待戎狄那样把全牲端出来呢?
“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礼烝而已。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饫不倦,时宴不淫,月会、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五味实气,五色精心,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饮食可飨,和同可观,财用可嘉,则顺而德建。古之善礼者,将焉用全烝?”
“宴请王公诸侯有房烝,是要解决军国大事,建立大功勋、表彰大事物,所以站着享用半牲而已。半牲表示具备礼仪,宴饮表示亲密融洽,所以每年一次聚会不觉厌倦,每季一次宴饮不觉过份,每月的统计、每旬的事务、每天的工作不致荒废。服饰可以表明功绩,色彩可以显示德行,纹饰可以比拟物象,仪节可以序次尊卑,礼容具有尊严,威仪具有法度,肴食的五味充实气志,器物的五色净化心灵,乐舞的五声昭示道德,礼仪的五义纲纪行为,饮食可口,情谊可观,酬礼可嘉,法度得以推行而道德得以建立。古代娴于礼仪的人,哪里要用全牲呢?”
武子遂不敢对而退。归乃讲聚三代之典礼,于是乎修执秩以为晋法。
随会于是不敢对答而告退。回国后讲习汇编夏、殷、周三代的典礼,恢复了晋文公所制订的执秩之法作为晋国的法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