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自寿邸即位,二年,监修国史、丞相、晋国公杜让能以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实录未修,岁月渐远,虑圣绩湮坠,乃奏上,选中朝鸿儒硕学之士十五人,分修三圣实录。以吏部侍郎柳玭、右补阙裴庭裕、左拾遗孙泰、驾部员外郎李胤、太常博士郑光庭专修《宣宗实录》。
庭裕奉诏之日,惕不敢易,思摭实无隐,以成一朝之书。踰岁,条例竟未立。国朝故事,以左、右史修起居注,逐季送史舘,史舘别设修撰官。起居注外,又置日历。至修实录之日,取信于日历、起居注,参而成之。伏自宣宗皇帝宫车晏驾,垂四十载,中原大乱,日历与起居注不存一字,致儒学之士搁笔未就。非官旷职,无凭起凡例也。
庭裕自为儿时,已多记忆,谨采宣宗朝耳目闻睹,撰成三卷。非编年之史,未敢闻于县官,且奏记于监国史晋国公,藏之于阁,以备讨论。
庭裕奉诏之日,惕不敢易,思摭实无隐,以成一朝之书。踰岁,条例竟未立。国朝故事,以左、右史修起居注,逐季送史舘,史舘别设修撰官。起居注外,又置日历。至修实录之日,取信于日历、起居注,参而成之。伏自宣宗皇帝宫车晏驾,垂四十载,中原大乱,日历与起居注不存一字,致儒学之士搁笔未就。非官旷职,无凭起凡例也。
庭裕自为儿时,已多记忆,谨采宣宗朝耳目闻睹,撰成三卷。非编年之史,未敢闻于县官,且奏记于监国史晋国公,藏之于阁,以备讨论。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