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张杰士投谋寨主 秋联女过继胞姑
张杰士投谋寨主 秋联女过继胞姑
话说张言行辞别了李春发,望家而走。只见疏星半落,天上残月犹挂,松梢披霜戴露。渡水登桥,慌慌张张,总是心中有事,哪肯少停,不多一时来到自己门首。敲了敲铜环,叫声贤妹开门。
却说张言行妹子,名唤秋联。因父母偕亡,依哥哥度日。生得容貌端庄,举止温柔。刺凤绣鸾,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昨夜因哥哥不回,等到三更时分,方敢安寝。黎明时节忽听哥哥打门,急忙起得身来。尚未梳洗,应声走到门前。闪开门,说:“哥哥回来了。”张言行道:“回来了。”把门关上,回到房中。秋联问道:“昨晚哥哥哪里去来?”张言行道:“昨宵同李春发一处饮酒,不觉醉了,因而宿下,未曾回来。”秋联道:“原来如此,哥哥可吃茶么。”张言行道:“不用,你快收拾包裹带了钗环细软东西,姑娘病重,要去探望。”秋联道:“想是侯家姑娘么?”张言行道:“正是。”秋联道:“她乃久病之人,不去倒也罢了。”张言行道:“贤妹差矣,这一病比不得往常,定要去看。”秋联道:“哥哥言语有些跷蹊,为何叫妹子带了钗环细软呢?”张言行闻言着急道:“哎!贤妹哪里知道,恐怕到了他家多住几日,家中无人照管,不过为此。”秋联道:“既这等说,待我梳洗完备,做了早饭,好随哥哥前去。”张言行道:“这倒使得。快梳洗了用过饭,以便同行。”秋联遂归绣房,急急打扮。心中却暗想道:“哥哥这般言语,到底叫人疑惑。数日来未曾提起,忽然这样催促。或好或歹,只得任凭哥哥主张。”不觉潸然泪下。这张言行见妹妹归房之后,虽是赔着笑脸,却暗里带些愁烦。“俺虽是铁石心肠,岂不念同胞之情。但我心怀不平,要入山落草。只得把手足之情,一齐抛撇。只俺自己知道,不敢明言。”正暗自忖度,忽见妹妹收拾妥当,将早饭摆在桌上。二人同吃了,然后锁了门户,扶着妹妹上了马,望侯家慢慢行来。走够多时,才到门首。张言行道:“已到姑娘宅边,贤妹下马来,待我叩门。有人么,快开门来。”
却说侯老儿,名唤上官。听得有人打门,失了一惊道:“听得马声乱嘶,人腔高唱,有什么事情,这等大惊小怪。”忽听门外又说道:“姑爹开门。”上官方知是亲戚降临,开开门道:“原来是贵兄妹们,快请里面坐。”张言行将马拴在槽上,然后同妹妹走上草堂。侯上官道:“你看这草堂上几日未曾打扫,桌椅上落得灰尘如许,待我整理整理。”张言行兄妹方才施礼,说:“姑爹万福。”侯上官答礼道:“你兄妹二人可好。”张言行道:“承问承问。”侯上官道:“快请坐下歇息。”转身向内喊道:“婆儿快下牀来。”张氏道:“我起牀不得。”上官道:“罗郡侄儿侄女看你来了。”张氏闻听又悲又喜道:“待我扎挣起来。”气吁吁移下牀时,险些昏倒。拄着拐棍,慢慢行来。说道:“我儿们在哪里?”张家兄妹慌忙迎下草堂向前拦住,说:“我们就到内室去看姑娘,为何勉强起来,若要劳碌着,反觉不便。”欲要施下礼去,张氏道:“不许你们见礼,是什么风儿吹到吾家,今日相逢,叫人泪下。你二人来到刚刚凑巧,姑侄们见一面也得瞑目。”二人问道:“姑娘病体较前如何?”张氏道:“我这时候如草上之露,风中之烛,难保朝夕。论理这样年纪,也是死得着的,到不必较量。今日我们聚着也非偶然,只是有累你们远来,甚觉不安。”张言行道:“理当问候姑娘,何必挂齿。侄儿到此一则探望,二则要贸易他乡,只是牵挂妹妹无人照料,意欲把我妹妹与姑娘做一螟蛉女儿,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张氏道:“这也使得,但未晓侄女肯与不肯,再作商量。”秋联道:“哥哥既有此心,在家何不与妹妹商议明白呢。”张言行道:“非不与妹妹说明,恐先与你告知,你不肯来,却耽搁了我的买卖,故此相瞒并无别意。况且姑娘这里胜似咱家十倍,晨昏相依,倒觉便宜。过来拜了父母罢。”秋联低头沉吟,心中自思,如不依从,是背长兄之命,无依无靠,一旦做了螟蛉,又恐怕将来没有下梢。正自辗转不定,只听哥哥又来催促道:“过来快些拜了爹妈。”秋联无奈何,只得跪倒庭中拜了四拜。满眼含泪,却不好出声啼哭。起得身来,张言行随后也就双膝跪下道:“我妹妹虽渐成人,但四德未备,还望当亲生女儿教训。俟侄儿时来运转,倘有发达日子,不敢辜负大德。”拜了两拜,侯上官扶将起来。张氏道:“我是姑娘与她亲娘相争多少,你的父与我又是同胞,自然久后择个才郎招赘吾家,到老来时相为依靠,岂当外人相待。”侯上官接口道:“我两口儿又无男,又无女,冷冷清清。得侄女为螟蛉,与亲生何异。将来得个美婿,结成婚配,我二老临终,难道他不发送我们。算来真是两全其美,难得难得。”不觉手舞足蹈起来。张言行又从怀内掏出五十两银的包袱,放于桌上,说:“些须几两银子,权为柴米之资。”侯上官不肯,道:“你拿在路上盘费,我家中自会摆布。”张言行道:“侄儿还有剩余,不必推辞。姑娘姑爹在上,侄儿就此告别。”侯上官道:“贤侄多住几天再去不晚。”张言行道:“起程在即,不能久停。”侯上官道:“既然如此,不敢强留了。”张氏道:“我抱病在身,不能送你。侄儿在路须晚行早宿。逢桥须下马,临渡莫争船。牢记牢记。”张言行道:“多蒙姑娘吩咐,侄儿晓得。此去自有经营,无烦挂念,就此拜别。”秋联上前扯着衣衫道:“哥哥千万保重,须早去早归,断不可久恋他乡,使妹妹盼望。”不觉流下泪来。张言行道:“非是做哥哥的忍心远离,总因心怀不平,又有要紧事相约,不久几月就来看你,不必伤惨。在此好生服侍姑爹姑娘,哥哥在外亦好放心。”说完,把马牵出大门以外。侯上官随后拿着酒壶酒杯说道:“我与贤侄饯别,多饮几杯,以壮行色。”张言行道:“又蒙姑爹厚爱,待我领情。”接过杯来,连饮三盅,拜辞上马而去。正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侯上官看着走得远了,方才把门关上。回到内室,满面堆欢道:“不料今日有此喜事,婆儿你收了女儿,早晚有了依赖,侄儿又留上这些银子,我想坐食山空,也非长策,不如再凑办几两银子,并这五十两,出门做些买卖,得了利息,才好过得日子,岂不更好。”秋联道:“母亲当这时候,爹爹还去做买卖,不如在家相守为正。”张氏道:“哎!此话你莫向他说。如今有你伴我,任他去罢。你且扶我睡去。”秋联应声:“晓得。”遂各安寝。过了数日,侯上官打整行囊,并带资本,又拿着刻名刀,以防不虞。出门经营去讫,落得母女在家相敬相爱。这张氏逢了喜事,倍觉精神,病体渐渐安和了。不知张言行归山,侯老儿贸易后来如何,待后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周礼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